2009年9月30日星期三

咖啡萬歲



內容簡介

top

古代衣索匹亞的山丘發現咖啡後,一直到二十世紀末義式咖啡館盛行,小小咖啡豆主宰著許多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咖啡僅次於石油,是全球合法輸出的第二大商品,也是世人使用最廣泛的提神聖品。在神奇咖啡飲料的催化下,革命發生了、羅曼史併出火花、商業契約順利簽定、小說大功告成、友誼更加穩固。神奇的咖啡豆影響人類所有的活動。

本書娓娓道來咖啡栽培如何盛行於南北迴歸線之間。熱帶山區窮苦勞工辛勤栽種的咖啡,繞了大半個地球運抵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咖啡館。都會區雅痞喝一杯咖啡,售價相當於第三世界產豆國工人半天的工資。這合理嗎?咖啡曾經是革命暴動的製造者而遭到禁喝,常被醜化為健康的頭號殺手,但也被捧為人類的恩物。咖啡發展史觸及更廣泛議題,包括殖民主義、文化衝突、商品量產的興起、人權問題和國際豆價管制等。另外,過去赫赫有名的知名咖啡大廠未能掌握時代潮流,讓新近崛起重視品質的小量烘焙廠取而代之,賺飽荷包。諸多現象,涵藏了許多你所不知的咖啡故事。

作者藩德葛拉斯穿插有趣的軼聞、人物和當代評論,使得本書更具可謮性。謮者不妨泡上好咖啡一起分享這本訴說千古的咖啡佳作。

2009年9月29日星期二

猶太商人筆記本的祕密:打遍78國征服10000難纏對手的談判技巧



  • 作者:馬克.富岡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06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1350561
  • 裝訂:平裝


從翻閱麥亞先生筆記本那一刻起,逐漸圓熟貫通,
爭取主場優勢、心理餘裕、指導者高度,及丟出小籌碼的機會;
設計三角定位、中場暫停、對方還價的滿足空間等策略,
讓3,000個猶太高手說YES,累計談成數十億日圓的生意。
退縮、菜英文的富岡雅司,因此脫胎成為國際談判大師馬克.富岡。

你好,我是馬克.富岡

當我這樣遞出名片時,對方通常會顯露出不解的表情。

  我既不是演藝人員,也不是日裔美人,更不是將據點設在新加坡或香港的華裔商人,但我居然有個日本姓氏配上英文名字。

  「這有什麼了不起?」也許你心裡正這樣想。但我想的是,這時你應該對我印象比較深刻了吧,如此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曾經我是個菜鳥上班族,不僅用過三流演技,將國外打來、聽不懂的電話掛掉,還搞砸過公司指派海外出差的商務談判,遭到對手凌厲攻擊,一事無成,狼狽而歸。

  工作上的失敗,讓我覺得自己很糟糕,什麼都不是。壓抑著被人看扁的心情,我捫心自問:「到底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為什麼對方都不把我當一回事?
◎為什麼對方都不好好聽我說話?
◎這全都是因為我的英語很差勁嗎?

  後來,在某次因緣際會之下,我見識到人稱「天生的談判專家」、猶太商人麥亞先生的幹練與智慧,得到短暫一窺他那本神奇筆記本的機會。

  我從他身上學到的技巧,奠定了自身談判能力的基礎,精進了運用的竅門,讓被譽為「世界最精明商人」的猶太人,也對我點頭說YES,而且總數超過3,000人。

  20年來,我總共訪問過78個國家,單是飛行各地的時間就已累計逾6,000小時,交手過的談判對手更超過10,000名以上,成果豐碩。

  本書披露的談判技巧,除了珍貴的麥亞先生筆記本的祕密,還有我和78國企業高級主管談判累積的實戰經驗,保證讓你擺脫悲情上班族的生涯,成就與我一樣、甚至超越我的勝利。

作者簡介

馬克.富岡(Mark Tomioka)

   日本籍的行銷及談判專家。往來世界七十八國,運用擄獲人心的談判技巧,解決無數的談判僵局,獲致數十億日圓的商業成果。他不僅能與精明的猶太商人結為生 意夥伴,迄今更已讓一萬名以上的歐美人士,點頭說YES。目前,擁有遍及全球的商業網絡,以行銷專家的身分活躍於國際舞台。

譯者簡介

李湘平

  東海大學經濟學系,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目前就讀日本北海道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博士課程。譯有《圖解哲學入門》、《十六歲開始的經濟學》、《圖解杜拉克管理精華》、《請搜尋最簡單的網路賺錢法》。

名人推薦

  《猶太商人筆記本的祕密》一書,匯集了許多談判經驗的分享,是一本相當實用的工具書。除了作者於 書中所傳授的溝通技巧,我特別強調「真誠」、「合乎道德」的重要性,藉由瞭解、包容不同文化背景的溝通方式,將更有效的達成共識,讓您輕易擄獲對方的心, 讓他們不加思索地說YES!

──陳惠雯,中國民國直銷協會理事長

  從本書中,我們可以了解不同國家的民族性、行事風格,甚至禁 忌。雖然讀者未必從事需要與各國對手進行商業談判的工作,但在國與國的界線日益拉近,甚至模糊的現在,任何人都可能有與不同國家人士交流的機會。或許本書 某種意義上,也可以做為讀者瞭解國外風土民情的一個窗口,也希望這本兼具實用及趣味的書,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
──賴本隊,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從今天開始 啟動『成功循環』




內容簡介

top

成功不能只是偶然,從今天開始啟動成功正循環!!

  有的企業充滿活力,業績不斷成長,但也有的企業時時為業績不振而苦惱;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有時候心想事成、一帆風順,有時候無論再怎麼地努力,卻還是天不從人願,這也就是此書出版的契機。

   人生的歷程,就好比經營企業的模式。因此,若運用改善企業體質的策略來面對人生,勢必能夠創造出更高的成就。無論是企業也好,或者是個人也好,若能夠清 楚地繪製出邁向成功之路的藍圖,並腳踏實地一步步往前邁進,自己最初所期望的結果,就能夠順利達成。無論是那種目標,只要是為了要實現它,就會有必經的階 段與一定的步驟,也就是邁向成功的過程;作者將此過程,稱作為「成功的循環」。

本書的四個章節,也清楚的點明了向『成功的循環』邁進的四個步驟:
  1.客觀的分析現況
  2.2.描繪「夢想」,設定「目標」,規劃「計畫」
  3.確實執行事先所規劃的計劃
  4.定期確認,並修正有缺失的部分

  經營管理也好,人生也好,重要的是,將以上的四個步驟不斷地反覆操作,勇於自我挑戰。因為能否「practice(實踐)」則是比任何事都還重要、也是最關鍵的部份。

超人氣講師高下淳子的『成功正循環』七大基本原則理念
  正面迎戰
  化繁為簡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遵守時間
  尋求導師、不斷學習
  享受當下

  本書引用經營公司的方法,來探討如何改變生活風格的方針。例如嘗試著寫下人生的「課題」,就是仿效商務提案中的SWOT原則,針對自己的「強項」、「弱點」,職場上的「機會」與「威脅」,找到自己在工作與人生上的利基點,由此開始朝著目標前進。

  依照規劃、擬定計畫,也才能夠因應突如其來的變化,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請參考!

作者簡介

高下淳子(Koge.Zyunko)

   稅理士.美國稅理士.曾任職於CFP外商諮詢顧問公司(監查法人),於之後獨立開業。除了擔任稅務會計顧問、企業指導、經營管理諮詢業等工作之外,並熱 心擔任各地的金融機關、工商會議中心、商業公會、各種同業團體、中小企業、大專院校等的演講或者座談會的講師,每年出席公開的研習會或演講達120場,其 「明快」且淺顯易懂的「實踐的講義」,相當頗受好評。

  著作有『專為社長設計的經營講座-簡單易懂的節稅對策』「日經BP出版社」、『喚 起懂得閱讀結算申報書的魔法之步驟』(Sotec出版社)、『最新版(圖解)看透結算申報書而了解經營分析的書』(日本實業出版社)、『了解法人稅與經營 管理方法的書』(日本實業出版社)等為數眾多的著作。

  官方網站:www.koge-office.com

譯者簡介

范以欣

  現職國立聯合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

  日本千葉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博士畢業。

  譯作有《沖繩雜燴料理文化創造論》(經濟部工業局出版)。

目錄

序 章 今日,就是啟動「成功的循環」機制的日子

「企業」與「人生」,本質上是相似的?
不停地勇於面對挑戰,是邁向成功的捷徑

第1章 先從現狀分析開始。千萬別弄錯了這樣的優先順序!
「應該如此才對」的迷思─M君的實例
企業要分別從「定量」與「定性」兩方面來分析探討
對人生來說較為重要的應該是「定性分析」
1. 幹勁
2. 信用
3. 金錢觀
4. 人際關係
嘗試著寫下人生的「課題」
1. 自我的「強項」與「弱點」
2. 職場上的「機會」與「威脅」
小插曲-那份最起初、最純真的心

第2章 設定「目標」的技巧高明與否,會產生相當大的差別!
使命感和理念促使企業改變
偉大的「夢想」讓自己充滿活力
「接受」的人生,不如「付出」的人生
三年之後,會在那裡?做些什麼?和誰一起?
人生的目標中,有三件「不能太過」的事情
將「量化計畫」與「行動計畫」設計成一組完美的計畫
小插曲─我的秘密目標

第3章 「計畫」是必須確實實踐的!
如果想改變自己的人生,就必須靠自己開始行動
仿效公司組織,一人分飾八個角色之作戰計畫
老闆-領導者的心得
1. 大張旗鼓
2. 以謙虛的態度聆聽
業務-最重要的議題就是:「販賣」的技巧為何?
1. 情緒反應
2. 「再一次」和「再也不」
3. 用情不深的情人
開發-增加附加價值
1. 「時間單價」的意識
2. 創造自我品牌
人事-環境的塑造是相當重要的
1. 匹邁利安效果
2. 適度的忙碌是很重要的
公關-避免認知上的差異
1. 真正的想法
2. 說話的技巧
經營管理-掌控人生的數字
1. 「分析、分解」
2. 觀察「百分比」
3. 換成「適合的單位」(個別單位)
秘書-注意「時間管理」
1. To Do List
2. 時間表
3. 忙裡偷閒
財務-有策略地使用金錢
1. 簡約生活
2. 為將來打算的儲蓄法
3. 善用「三分法」的高明消費法
小插曲-偶爾要對栽培自己的舞臺心存感謝

第4章 持續重覆實行「成功的循環」
定期檢證並修正軌道
工作就是最佳的機會學習
開啟「己矇資訊窗」
偶爾需要「療癒時間」
1. 休息片刻找回原來的自己
2. 從身旁的人獲得新的能量
3. 自己獨一無二的魔法咒語
小插曲-有能力的人和有魅力的男性是「沉默寡言」的

終 章 邁向具有自我風格且光輝燦爛的人生!
持續提昇企業價值的「現金流量經營」
邁向未來的人生
「不拘泥現狀」是成長的關鍵-以K君為例
維持個人的風采
實踐『成功的循環』之「七大基本原則」

後記

2009年9月22日星期二

海鮮的美味輓歌:一位老饕的環球行動



作者:泰拉斯‧格雷斯哥
譯者:陳信宏
分類:科學‧自然生態環保
叢書系列:人文旅遊
出版社:時報
出版日期:2009/7/20
ISBN:9789571350684
書籍編號:kk0244308
頁數:384


內容簡介top
人類與海鮮的美味關係,即將在二○四八年終結?吃魚,就要吃得美味、環保、健康!吃蝦子為什麼造成海嘯災難?鮭魚為什麼是紅色?黑鮪魚為什麼會讓你變笨?令人大開眼界的水產內幕,本書將揭開海鮮的真相。

◎ 2008年加拿大作家信託獎最佳非文學類
◎ 2009年國際專業烹飪協會IACP飲食文學大獎

除了慢活、慢食,人類還得要「慢漁」才行。我們不該再當生態裡的鯊魚,而要學習當「底食動物」。
  
海鮮的美味是胺基酸的奇妙組合,其細緻的風味變化,使海鮮料理被認為是烹飪的最高境界,十萬年前,海鮮的奧米加三脂肪酸更使人類的大腦呈倍數成長。然而藍色革命的推動,經歷二十世紀好幾世代的用力吃喝,海洋這鍋眾神的魚湯終將枯竭殆盡,人類以後不僅恐怕只剩花生醬水母三明治可吃,還把食物鏈中的所有毒素全集中在肚子裡。
  
基於老饕的危機感,作者泰拉斯.格雷斯哥從老家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出發,走訪北美、歐陸、印度、中國與日本十個地方,深入追究海鮮供應鏈的源頭,從紐約米其林三星餐廳吃到東京迴轉壽司,他在切薩皮克灣和一個飛魚船船長一起出海捕撈牡蠣,在印度調查養蝦場,在馬賽煮道地的馬賽魚湯,還和舉世知名的生態學家一起走訪超市的海鮮販賣區。他震驚地發現:失控的汙染現象、迴避規範的捕魚行為,還有日益嚴重的氣候變遷,在在都對我們盤中的海鮮造成影響。
  
在這個鱈魚瀕臨絕種、蝦子有抗生素,鮭魚又遭海水魚虱嚴重感染的世界裡,我們真的能繼續大啖海鮮而不覺愧疚嗎?況且,吃海鮮仍然是有益健康的行為嗎?還好作者在這場環球行動後告訴我們,我們仍可以透過挑選海鮮,確保健康以及影響漁業、養殖活動,保護海洋環境,比如奉行「底食原則」,不吃食物鏈頂層魚類。當作者從菜單剔除了鮪魚、鱈魚,他發現沙丁魚罐頭也很美味,還差點飛上天去。本書附有海鮮挑選指南。

作者簡介

泰拉斯.格雷斯哥(Taras Grescoe)
  
著有《老饕犯賤走天涯》、《他方的盡頭》以及《大吃一斤:魁北克揭祕》三本著作。其中《大吃一斤》不但入圍作家基金會獎決選名單,也是加拿大的全國暢銷書。他的文章可見於美、英、加三國的各大出版品,包括《獨立報》、《康泰納仕旅人雜誌》、《美食》、《衛報》、《國家地理旅遊者誌》以及《紐約時報》。作者目前住在蒙特婁。

譯者簡介
陳信宏
  
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梁實秋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翻譯獎項,目前為專職譯者。譯有《幸福建築》、《我愛身分地位》、《幸福的歷史》、《品牌思考很簡單》、《101個兩難的哲學問題》、《老饕犯賤走天涯》等書。

名人推薦

方力行(前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編纂委員)王浩一(府城生活考古學家.美食作家)邵廣昭(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執行長)盧郁佳(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作家)鄭明修(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專文推薦
王維賢(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江守山(江醫師的漁鋪子執行長)洪國清(琉球鄉衛生所家庭醫學科主任)廖鴻基(海洋文學作家)董景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

聯名推薦

名人推薦語
泰拉斯在這本書中,三位一體的學養、筆法與能耐,確實叫人眼界大開。方力行

島嶼上的我們,應該開始想想,該如何永續保育發展海洋資源,她是我們子孫的希望! 王浩一

更難得的是他把一些漁業科學上較新的知識及觀念,用他淺顯生動的文字,以寫遊記的方式,予以融會貫通,娓娓道來。邵廣昭

魚兒哪裡去了?為什麼牠們推骨牌似的一一消失了。 盧郁佳

全書用到許多生態學上的重要概念,以深入淺出的敘述,讓一般民眾容易瞭解,也可以做為學生的補充教材。鄭明修

本書凸顯海洋的多樣性、複雜性與脆弱。它提醒了我們,如果我們未來還想吃到海鮮,就得好好呵護我們的海洋。--大衛.鈴木 大衛.鈴木基金會創辦人

《海鮮的美味輓歌》將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如同麥克.

波倫,格雷斯哥非常有膽識,他緊扣現狀,深入探討人類濫捕以及對海洋食物鏈頂層生物的掠食之可怕。--安妮塔.史都華 加拿大名廚

全球漁業危機探討,以及海鮮市場變遷解讀最好的著作之一,不管你喜不喜歡,我們最終都會變成作者所說的底食動物。--丹尼爾.保利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漁業中心主任

作者揭露的內幕,將使你對自己的盤中飧大吃一驚,但也會對作者思考人類與魚兒的關係感到愉快。--崔佛.柯森 《壽司:魚片與醋飯背後四百年的祕密》作者

一本大膽的重要著作,如同速食共和國對於漢堡薯條的探討,本書的對象是水產工業。--克里斯.透納 Geography of Hope 作者

一本關於海洋、令人痛苦的啟示錄作品。不過作者也說了在意食物的人會高興的話:當底食動物雖然會限制你的菜單,但也會打開另一扇窗。--拉吉.帕特爾 《糧食戰爭》作者

書評

如果你是海鮮愛好者,什麼魚對健康與環境最有益,本書是最佳指南。--《舊金山紀事報》
繼《速食共和國》之後,又一揭露真相的作品。--《西雅圖郵訊報》

格雷斯哥結合揭弊與迷人的遊記,調查了目前的海洋現狀……《到底要吃什麼》水產版。--「紐約人」部落格 Gothamist

文筆清晰、充滿說服力,主題廣泛,涵括生態、烹飪、飲食、經濟與歷史等。--「道德老饕」部落格 Ethicurean

本書讓消費者能問對問題,比如庸鰈是來自大西洋或太平洋,義大利麵裡的龍蝦是不是鮟鱇魚,而這些問題能讓我們多享受幾年的海鮮美食。--Salon.com

格雷斯哥每個故事都令人心有戚戚焉,是一道你不會忘記的主菜。--《財星小企業》雜誌

格雷斯哥旋風般的世界漁業之旅,使讀者陷於口腹之慾的狂喜之餘,仍能回到生態破壞的議題關注。--《出版人週刊》
從叉子到魚鉤,格雷斯哥要人們重新反思與海鮮的關係,本書對永續海鮮的提倡正如同麥克.波倫《到底要吃什麼》提倡放牧養殖的肉類一樣。--《紙與筆》書評雜誌

2009年9月17日星期四

我在雨中等你 The Art of Racing in the Rain



我在雨中等你 The Art of Racing in the Rain
作者:賈斯.史坦
原文作者:Garth Stein
譯者:林說俐
出版社:圓神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26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1332420
裝訂:平裝

內容簡介
2008全球出版界最感人的鉅作。你,會在哪一段哽咽?
當一隻狗擁有了人類的靈魂,世界在他心中會是什麼樣子?尤其這隻狗的主人,並不是普通人,而是一個雨中賽車的高手……
你的心,決定你所看見的……因為,眼睛往哪裡看,車子就往哪裡去。
  
恩佐是一隻擁有人類靈魂的狗。他仔細觀察主人丹尼的一舉一動,以幽默、犀利的眼光及口吻,引導讀者至一個苦盡甘來的結局。透過丹尼,恩佐發現「雨中賽車」是一種比喻,人們藉由運用賽車手在賽道上的技巧,成功駕馭人生道路上的考驗與難關。
恩佐語錄
★你的心,決定你所看見的——我們是自我命運的創造者。
★眼睛往哪裡看,車子就往哪裡去。賽車時,車子打滑,駕駛若一直盯著牆看,就會撞上那道牆。
★這個世界之所以能限制一個人,其實是因為你的意志軟弱真正的冠軍可以完成一般人認為不可能的任務。
★「賽車手沒有記憶」。我骨子裡是個賽車手,賽車手絕不會讓已經發生的事情影響正在發生的事情。
★賽車手不應該怕雨,賽車手應該擁抱雨。你的腳要踩得非常輕,好比煞車踏板上放了一顆雞蛋,而你不想把蛋弄破。在雨中開車就是這麼回事。
★你要相信車只是身體的延伸,賽道是車子的延伸,而雨是賽道的延伸。要相信你不是你;你是一切,而一切就是你。★從沒有人在第一圈轉彎處就取得比賽勝點,但是很多人就輸在那裡。想要第一個衝過終點,首先必須完成賽程。
★真正的英雄是有缺陷的。冠軍的真正考驗不在於他能否成功,而在於他能否克服困難而且困難最好是來自於他自身的缺點。
★賽車講究的是紀律與智慧,而不是誰比較會踩油門。聰明的駕駛永遠是最後的贏家。
★我不能講話,所以我很認真聽;因為我聆聽,所以我會成為好人。我從不打斷人們的話,從不用自己的評論來主導對話;但人們總是不斷改變彼此對話的方向,就好比你在開車,旁邊乘客突然抓住方向盤幫你轉彎一樣。
★一個駕駛不能因為車道上的意外就對另一位車手發脾氣。你只能氣自己在不當的時間出現在不當的地方。
★人們總是擔心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且難以保持鎮靜,無法先專注當下而暫時不要擔憂未來。人們通常對於自己所擁有的並不滿足,他們反而對於自己「即將」擁有的東西感到憂心忡忡。
作者簡介
賈斯.史坦Garth Stein
  
史坦的作品包括以下三本小說:2008年出版的《我在雨中等你》(The Art of Racing in the Rain)、2005年出版的《單身伊凡》(How Evan Broke His Head and Other Secrets)——獲頒2006年太平洋西北書商公會圖書獎(Pacific Northwest Booksellers Association Award),並榮獲美國獨立書商協會選書(Book Sense Pick)之精裝與平裝小說類選書,以及1998年出版的《渡鴉偷月》(Raven Stole the Moon)。此外,還著有一本長篇劇本《瓊斯兄弟》(Brother Jones),此劇於2005二月年在洛杉磯首演,被《洛杉磯時報》(L.A. Weekly)形容為「劇力萬均」。
  1987年史坦自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繼續在該校的藝術學院深造,1990年獲得藝術碩士學位。畢業後,以製作紀錄片為業,多年來參與執導、製作與協製,多次獲得獎項。
  史坦出生並生長於西雅圖。他的母親是阿拉斯加南部的特領吉族印第安人(Tlingit Indian)與愛爾蘭混血,來自布魯克林的父親則是奧地利猶太移民的後代。史坦長大後移居紐約長達十八年,目前又重返西雅圖與家人同住,還養了一隻叫彗星(Comet)的狗。
◎作者網站:www.garthstein.com/
【各界名人超感動推薦】
知名F1賽車主播龔懷主(Robin).人氣部落格天后彎彎.暢銷書作家鄭華娟.精神科醫師鄧惠文.書評人譚光磊(灰鷹).知名偶像劇導演劉俊傑.知名藝人郎祖筠.格林文化發行人郝廣才.東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郝譽翔.人氣部落客貴婦奈奈.暢銷書作家張德芬.自轉星球文化社長黃俊隆.台灣第一賽車手林帛亨.知名藝人李威.知名電台主持人光禹
【連鎖書店無私推薦】
何嘉仁書店採購蘇佩鈴.墊腳石台北重慶南路店店長魏香蘭.Pageone圖書採購經理蔡立哲.法雅客文化商品部主任陳筱.博客來網路書店圖書部經理喻小敏.紀伊國屋副總經理徐璨瑄.Yahoo!奇摩購物中心書城經理 林立緯.小小書房沙貓貓.有河book書店 686(以上推薦人依姓氏筆畫排序)

◆如果你曾好奇你的狗在想什麼,這本書給了你答案!--《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我在雨中等你》是一本融合了愛、悲劇、救贖、危險以及最重要的--以一隻狗,恩佐的眼光講述故事的書。這隻擁有哲學家靈魂的老狗,教導我們許多生而為人的道理及真諦。我愛這本書!--《大象的眼淚》(Water for Elephants)作者 莎拉.格魯恩(Sara Gruen)這本書很特別。第一次看的時候我哭到不行,不蓋你!那天我腳步踉蹌走出車站,邊哭邊揉眼睛,差點撞上路人。現在我剛讀完第二遍,仍舊熱淚盈眶。所以,請大家要有心理準備!」——國際暢銷書出版經紀人 傑夫.克萊曼(Jeff Kleinman)
◆《我在雨中等你》帶你體驗一趟難忘的旅程,透過另類的心思、另類的眼光、以及——另類的鼻子——也就是透過一隻狗。我深深受到吸引。——《傾聽動物心語》(Animals in Translation)作者之一 天寶.葛蘭汀(Temple Grandin)
◆《我在雨中等你》是一隻愛看電視的「宅狗」的心聲,牠的孤獨和那種無法與世界溝通的疏離感,完全像個人!而書中的人們,卻又因命運起伏多舛而奔波疲累的像隻狗。我懷疑這本書是我家的阿福狗(華娟家的拉不拉多犬),從牠現在住的狗天堂裡的狗書店買來送我的一本書……——暢銷書作家 鄭華娟
◆當人生像賽車般打滑,承擔考驗而無所依恃的時候,我們渴望支持,但悲傷總是使人封閉自我,感覺不到身旁默默的守護。本書道出如何在風雨中以意志呼喚幸福的秘密,使我在感動中看見內心湧現的力量。——精神科醫師 鄧惠文
◆這是關於人生的故事。 也許生老病死,但並不是結束……所有的連繫,是因為——愛。在親人間,在朋友間,在萬物之間,那樣溫柔的存在每個平凡的片段。你的心決定你所看見的,你的心決定你所體會的。你的心,創造了你的人生。——Page one圖書採購經理 蔡立哲
◆一般的人生際遇,人們往往可以用更煽情的字句去誇飾情緒的波濤湧,如同我們被連續劇養成的視覺;而經由智慧老狗恩佐的眼,竟叫人看見平凡中的溫暖幸福、脆弱堅毅;如此含蓄卻又深情,如此困難卻又堅持,生命的可貴因之美麗,也因之厚實。我覺得《我在雨中等你》是一本輕輕撩動心海的書,卻意味深長。——法雅客文化商品部主任 陳筱華
◆賈斯.史坦令女人迷上賽車,讓男孩願意長大!聽著恩佐講述丹尼故事的同時,腦海中不停閃過我許多人生畫面的片段。那些在靈魂深處牽絆懸念的人們,輪流上場,靜靜陪著我直到闔上書頁……那淋漓暢快的哭泣,竟是我久沒嚐到的釋放!——知名藝人&春禾劇團藝術暨教學總監 郎祖筠
◆一個賽車手和一隻看盡人生百態的哲學狗,交織成一則令人動容的故事,並喚醒了你我心中的那場「雨」!。人生正如「雨中賽車」,少有人是生來就注定贏得這場競賽的天生好手,唯有你的「眼睛看到哪裡,車子才會開往哪裡」。——格林文化發行人 郝廣才
◆寫出了人與動物之間最為純摯、動人的真情!——東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郝譽翔
◆狗有時也會有自己的心痛,特別是走在那毛毛細雨的西雅圖裡。看完這本書,或許你會和我一樣,懂得「下雨天別跟狗說話」的人生哲理。──自轉星球文化社長 黃俊隆
◆這種娓娓道來的小說很多,但是敘事者是一名老狗,從狗的眼光來看主人家的悲歡離合,並且穿插了一些人(狗?)生哲理在其中,的確是很不一樣的閱讀經驗,也增添了許多趣味性。最終的結局真是賺人熱淚,愛狗人士不可不讀!——暢銷書作家 張德芬
◆家狗恩佐以家庭成員的角度回顧一生,人的生命、家庭、關係、價值、目標一再地被檢視。當我們生活在其中,往往因外在種種因素而失去方向,此書中的家庭關係,讓我回顧生命中的所愛,校正目標,克服人生的難題,勇敢的做自己生命的賽車手。——紀伊國屋副總經理 徐璨瑄
◆這是我看過最可以觸動我的一本書 ,特別的是作者用一隻狗「恩佐」的角度來看賽車的世界,往往可以看到賽車手主人的內心或看到一些被假象蒙蔽的事實。書裡還可以看到賽車世界裡的歷史、感情和悲劇。我想,再也沒有一本有關賽車的書,可以用這麼感性及幽默的呈現方式。熱愛賽車的你若沒看過會非常可惜!——台灣第一賽車手 林帛亨
◆能夠把信任交予另一個與自己不同的物種,需要內在的極大溫柔以及善念、堅持。這本書讓我看到一個在絕境裡的人,因為信任而獲得重生的故事。推薦給所有愛狗以及愛萬物的所有人們。--小小書房 沙貓貓
◆絕不能置身事外地看這一本書,因為那就是我們既衝擊又感人的一生。——知名電台主持人 光禹

台灣版作者序
親愛的讀者:
二○○六年夏天,我正在為我的前一本小說《單身伊凡》做巡迴宣傳,同時著手進行新作,但是事情進行得不順利。我陷入掙扎。
每位作家都有陷入掙扎的時刻。透過掙扎,我們才能找到我們筆下的人物、我們的聲音,以及我們的自我。但是我的掙扎別有原因——有一個奇怪的聲音一直溜進我的故事裡。那個聲音非常堅持,揮之不去。那個聲音很愛開玩笑,口氣諷刺,既聰明伶俐又洞悉世情。不過它並非我正在書寫的角色,所以我不知如何是好。
所以,到了七月底,當我準備出發參加一個為期五天的宣傳活動——到書店與讀者見面、到圖書館主持寫作工坊——我向我太太解釋我的困境。「我想是我的新書在搞怪,」我說,「它想要破繭而出。」
「你是說那一本狗書嗎?」她問。我們都是這樣稱呼那本我打算從狗的角度來寫的新書。當時我還停留在構思階段,還沒有雛形,所以只是一本「狗書」。
「是啊。」我說。「我得讓它出來。它一直在吵,害我不能專心。我正在寫的書反而寫不下去了。我得想辦法解決。」
「好吧。」她勉為其難地說,因為她知道,雖然有時候掙扎是一種重要過程,有時候結果也只是勉強寫出來。「不過等你回來,我要看你寫的東西喔!」
當天下午我抵達旅館,住進房內後打開我的筆記型電腦,我說:「好了,小狗狗,你有話要說是嗎?那我們就來聽聽看。」我於是開始打字:「我只能擺出各種姿勢,而且有時動作還必須非常誇張……」
有時候掙扎是好的——我們可以藉此知道自己哪裡該去、哪裡不該去。我的掙扎是我正在寫一本寫不下去的小說,恩佐趁機會像一隻小兔子一樣,充滿精力又活碰亂跳的跳出來。到了十月底,我寫完初稿。完成才不到一年,我的經紀公司已經把我的新書賣到全世界。
我之所以告訴你這本書的寫作過程,是因為恩佐這個角色有魔力。他這個角色會強行進入我們的世界,因為他有話要說,而且他不想等。
我教寫作課時,會提到寫作的技術面,包括情節、人物、對話。我也會提到藝術面,像是難以捉摸的層面、神奇的魔力、靈感,以及在作品中一旦失去自我,就表示作品已經脫離我們所能掌控。
書寫《我在雨中等你》這本小說對我而言是種神奇的過程,充滿喜悅與靈感。我只希望全世界即將讀到恩佐這個角色的讀者,也會像我寫恩佐時一樣,感受同等的喜悅。
祝大家福由心生
賈斯.史坦 Garth Stein April 23, 2008
推薦序一 天啊,這不就是我所經歷過的人生!  龔懷主(Robin)

拿到這本書後才翻了幾頁,就深深被撼動,彷彿看到自己過去十五年的歲月,所以便一氣呵成、欲罷不能的讀完了這個故事。我必須說,這本書著實牢牢抓住並打動了四種人:愛書、愛狗、愛車以及愛家的讀者,而我正是其中一份子。 我曾收養過一隻狗Jacky,後來因為不忍看他痛苦而讓他安樂死。我永遠記得第一次跟他見面時,我們眼神交會的瞬間,就像書中丹尼對恩佐說的:「我第一次見到你時,就知道我們會在一起。」從一隻狗看你的眼神,就能感覺到他對你那種完完全全的忠心與臣服,只要他認定你是主人,你就永遠是他的主人。我第一眼見到Jacky,他便出乎意料的對我擺出臣服的姿勢,我拍拍他跟他說說話,從此,Jacky成為我們家的一份子,與我們建立起密不可分的關係與深厚感情。Jacky因獵犬本性使然,只要看到貓從家四周跳過,便忍不住吠叫甚至追逐,一日,當時肚裡懷著小女兒的太太對Jacky說:「妹妹在肚子裡,你這樣叫會嚇到她喔!」他居然乖乖湊到太太旁邊嗅嗅聞聞她的肚子,從此以後再也不大聲吠叫。妹妹出生後,我們告訴他,「Jacky,這是妹妹喔!」Jacky便每天靜靜守在搖籃邊,從小女兒跌跌撞撞蹣跚學步到一路成長的同時,始終陪在她身邊,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守護她,因為他知道自己個兒很大,一個不留神,就會傷到幼小的妹妹。我從Jacky身上看到了他的思想、情感及人性,他的的確確擁有人類的靈魂,他完全懂你,真的,千萬不要以為他不懂!正如恩佐所言,他只差不會講話也無法表達,但是當他想表達什麼時,他會看著你,而你只需要看著他的眼睛,用心了解他。本書作者不但愛狗也了解狗至深,相信所有曾養過狗的朋友看到恩佐,都會心有戚戚焉,「沒錯,我的狗也是恩佐!」。 二○○六年對我們全家而言,是令人難過的一年,Jacky沒有像我們預期中的「日漸衰老」,當我正慶幸他年歲已高卻仍老當益壯、英姿煥發的某日,他突然站不起來,我也曾想過讓他坐在狗輪椅上安養天年,但我的Jacky是一隻多麼驕傲優雅的阿富汗獵犬,他一身飄逸的棕色長毛、高挑英挺的身型,走在路上是何等威風凜凜,若讓他坐在狗輪椅上,別說是恩佐的奇恥大辱,對一向自傲的Jacky來說又情何以堪。那陣子Jacky彷彿知道自己所剩時日不多,分分秒秒都與我們寸步不離,只要家裡有人還沒睡,他絕不會離開自己先睡。一日凌晨三點,我剛從美國大賽結束回到家,Jacky勉強起身出來迎接我(就像恩佐迎接丹尼一樣),我知道他已經很不舒服,便告訴他:「乖狗狗,等我睡一下下,天亮起來我們就去獸醫院!」他聽完便默默走回自己睡覺的地方,直到天亮,才又小心翼翼走到我床邊,不敢大聲,只是輕輕抖一抖身上的扣環,好把我喚醒帶他去看醫生。即使如此,我覺得他雙眼仍炯炯有神,充滿求生意志,彷彿仍在為生命奮力一搏,我應該再給他一個機會,所以,我和他都沒有放棄!幾天後,他已無法自己起身上廁所(就像恩佐一樣),甚至因為大小便失控而弄得一身狼狽,想他曾經是一隻多麼有尊嚴而神氣的狗,眼前虛弱無助的他實在令人於心不忍,因此我們忍痛決定讓他有尊嚴且平靜的離開。我記得他躺在手術台上時,我告訴他:「Jacky,不要害怕,我會帶你會去一個更好的地方!」說完,我在手術房外眼淚早已潰堤。Jacky離開我們後的第三天,我們在網路上看到一隻狗感覺特別投緣,便領養回家。第一眼看到他,彷彿似曾相識,他和Jacky雖然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狗,卻有著Jacky的眼睛、Jacky的毛色、同樣的長鼻子、大耳朵,甚至連胸口那撮小白毛、行為舉止,以及頭上的毛會突然變成中分的滑稽模樣等都跟Jacky十分神似,我們一直不認為這純粹只是巧合或者只是心理補償作用,反而十分相信緣分,因為我們始終堅信,某天,Jacky一定會想辦法回到我們身邊,就像恩佐始終堅信,總有一天,他會再找到丹尼一樣。書中描述到丹尼的事業起伏及與家人的相處、對家庭的努力與執著,在某些方面,都讓我覺得感同身受。對一個車手而言,他時常因為工作關係必須在「不合適的時候」不得不暫時離開家人,同樣的,我因為工作關係,與家人長居海外,但對太太而言,尤其是早些年前,我的工作其實是她內心一個潛在的不安全感來源,而作者將女人想全力支持丈夫的同時,卻又不得不面對自己的不安與恐懼,那種複雜、矛盾、掙扎的心思描寫得非常細膩又惹人憐惜。有很多時候,我的太太也像伊芙一樣獨自和女兒在家,對著Jacky傾訴自己的心裡話,此時Jacky便會擔負起代替我守護她們母女的男主人角色和責任。 記得太太要生小女兒時,正逢英國大賽剛結束,隔週又有MOTO GP緊接而來之際,我每天都在祈求女兒出生時我能陪在她們身旁,那種煎熬實在令人忐忑,所以我十分能體會丹尼在太太生產時,無法守在她們母女身邊的心情。好在女兒趕在我即將出差前一晚出生,我永遠無法忘懷她被護士抱出來,第一次對我眨眨那雙眼睛的可愛模樣。對一個父親而言,這無非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刻了。本書以「雨中賽車」比喻人生,對於我這種從很早便開始玩車、並從事此行業的人而言,的確形容得入木三分且恰如其分。賽車這個領域,必須完全謹守分際、拿捏好分寸,車手沒有任何犯錯的空間,就如書中所說:「你的腳要踩得非常輕,好比煞車踏板上放了一顆雞蛋,而你不想把蛋弄破。在雨中開車就是這麼回事。」團體中每個人通力合作,你的任何一個舉動及決定,都會牽一髮動全身,影響到整個車隊的每個人和整場賽事。作者不但懂狗,也懂車,書中所描述的所有賽事及人物完全屬實、無一疏漏,包括賽車之於人生的許多道理,既專業且貼切,雖然之前也不乏以賽車或車手為題材的書,但卻沒有一本像這個故事,能讓普羅大眾的每個人都有這麼真實且深刻的體會,讓每個人都可以從字裡行間找到一觸及發的感動,著實令我欽佩。我尤其欣賞作者樸實而誠懇的筆調,沒有咬文嚼字、沒有華麗辭藻也沒有矯情渲染,卻真情流露感人肺腑。如果你不懂車也沒有養狗,或許,你至少是一個家裡的丈夫、父親或兒子,無論如何都不要忘記,我們窮及一生所追求及努力的,不過就是家庭的圓滿幸福,若為了理想而犧牲家人,一切付出及成就也是枉然。身為人父人夫,我始終認為「家庭第一」,雖然感嘆時光飛逝、孩子一天天長大,卻也更欣慰、雀躍看到自己的生命因為他們有了延續,人生不就是如此?所以,家人,永遠是你這輩子最重要、最需要執著的人! 這本書雖然是透過恩佐的眼光敘述,卻充滿人性,儼然就是一場真實人生,所以你很難置身事外的看這本書!如果你經歷過婚姻,絕對會對書中的婚姻關係有所體悟;如果你已為人父母,也會因為書中主角對家人永不放棄的堅持與不離不棄陪他一同哭泣;如果連恩佐都知道自己必須守護主人的責任及分際,你也可以從書中領悟出那種對於生命、愛和家庭的責任;當然,如果你是個車迷,這本書肯定也不會讓你失望,書中重現了許多賽車史上的經典賽事與風雲人物,有些到如今仍讓人印象深刻,有些卻令人不勝唏噓,一九九四年,我親眼目睹當年洗拿出賽喪生的那場聖馬利諾大賽,當時我在現場的播報台上,我說:「現在……他的頭低下來了,可是我沒看到他有沒有在動……希望他沒事……」那一霎那我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所以這本書在某方面對我而言,不論是事業還是生活上,感覺有一大半是我經歷過的人生,讀來感觸特別深。這是一本值得在人生不同階段一遍又一遍、用心去看的書,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從書裡找到自己為生活、為理想、為家人或者為責任努力的動人身影和故事。
(本文為知名F1賽車主播口述)
推薦序二 深夜小狗的生命課題  譚光磊(灰鷹)
去年七月的某天深夜,我收到 Folio Literary Management 的海外版權負責人安娜.史坦(Anna Stein)來信,說公司正在推一本新的小說,現下非常熱門,問我要不要先看看稿子。Folio 是 2006 年初新成立的超級文學經紀公司,由傑夫.克萊曼(Jeff Kleinman)、史考特.霍夫曼(Scott Hoffman)與珮姬.惠勒(Paige Wheeler)三人合資創辦。他們各有所長,具有法律、政治、行銷等背景,更不用提豐富的出版經驗。Folio 提供一個理想的經紀人工作平台,有共用的辦公空間、專屬的海外版權經理、行政支援,甚至聘用專屬公關,負責打理作家宣傳事宜。Folio 成長迅速,成立一年多便已發展到七位經紀人的規模,成交新書近百本,更時有超級大作。其中克萊曼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他代理書籍以非文學居多,但並非不碰小說,而是因為他極度挑剔。出道至今,他代理的小說少之又少,但每次出手都不同凡響,例如《奔跑的回憶》(The Memory of Running)讓 Viking 用兩百萬美金搶下全球版權,《南方寡婦》(The Widow of the South)橫掃全美暢銷排行榜,今年初的《惡童悲歌》(Finn)則罕見地讓純文學小說躋身暢銷書之林。如今他再度出手,確實讓人引頸期盼。所以我馬上回覆:「當然要,請趕快寄來。」並且問安娜這是什麼樣的書。她的回應也很妙:「描寫一個破碎的家庭,敘事者是他們的狗。通俗小說,每個人看了都哭。」信裡沒說作者也沒說書名,我理所當然以為是個新人作家。想不到等到下一封信寄來,夾帶著《我在雨中等你》的書稿檔案,我才驚喜地發現是個熟悉的名字:賈斯.史坦(Garth Stein)。幾年前我曾和紐約的獨立出版社 Soho Press 合作,代理他的第二本小說《單身伊凡》(How Evan Broke His Head and Other Secrets),雖然沒能賣出版權,但一直很喜歡史坦流暢的敘事,以及字裡行間幽默而慧黠的洞見。轉眼兩年過去,如今史坦交出第三部小說,又找到重量級經紀人,顯然準備捲土重來。克萊曼在介紹信裡寫著:「這本書很特別。第一次看的時候我哭得淅瀝嘩啦。不蓋你。那天我腳步踉蹌走出車站,一邊揉眼睛,差點撞上路人。現在我剛讀完第二遍,仍舊熱淚盈眶。所以請有心理準備。」老實說,對於用催淚的程度來衡量小說賣相,我是覺得有那麼點疲乏。收到稿子隔天我去剪頭髮,翻開《時報週刊》正好看到專題報導舉星光幫、《佐賀阿媽》和王建民為例,大談「感動就是力量」的行銷概念。我當然知道讓人落淚是最直接而「有效」的好書反應,但另一方面,老是說這書如何催淚如何感人,未免流於濫情。所以我是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情打開書稿,一方面有點「我偏不哭」的抗拒心態,一方面卻又很期待真的能讓我哭得淅瀝嘩啦。書不長,原文僅七萬字,我幾個晚上就看完了。閱讀的過程中只覺得好看、很好看,但是沒哭,一直沒哭。直到那個週末夜,室友出門看電影,公寓裡只剩我一個人。我打開冷氣躲進臥室,坐在床邊把後半本一口氣看完。看到最後老狗將死,想著主人將來一定會成為 F1 賽車好手,並開始細數歷來的各界賽車名將,從洗拿一路講到舒馬克,然後加上最後一個:「我的丹尼(就是主人的名字)!」我突然毫無預警地大哭起來。不是眼眶濕潤、不是掉兩滴眼淚,而是痛哭失聲,哭到呼吸困難那種。我一度必須中斷閱讀,喝水、拿面紙、調整心緒再回來看,結果就這麼一路哭到看完。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哭這麼厲害。真的。也許是故事將盡,我突然發現這一切就要結束,而在那短短的幾天裡,我陪著丹尼一家人和老狗恩佐走過十年歲月,目睹恩佐從新生到垂死,丹尼從單身到結婚,妻子伊芙罹病到逝世,小女兒柔伊顫巍巍的一路成長,丹尼的岳父岳母為了奪取監護權不惜使出陰狠招數,讓丹尼瀕臨破產和崩潰邊緣,但最後終於曙光綻放,他得到了應有的報償。恩佐這條自命不凡,講話總帶幾分哲理,自認是「具有人類靈魂」並且準備下一世投胎為人,走過丹尼面前眨眼對他說「恩佐要我向你問候」的狗,讓這個可以說有幾分標準甚至老套的故事有了煥然的全新生命。就像克萊曼在介紹信中所言:「當我初讀再重讀《我在雨中等你》,我不禁在想,這本書,不,這份手稿,就是我在出版界工作的意義。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喜歡閱讀,為的是讓我們跳脫自己,用嶄新的方式去看待和瞭解事物。所以當我們讀完最後一頁,回到現實,世界有些許不同,或者我們自身已經有所改變。讀過這份手稿,讓我覺得自己長了智慧,更多了幾分同情心。我希望你也有同樣的感受。」那麼編輯的反應呢?克萊曼送出稿子十二小時內就有三家出版社出價,隔天又有兩家,但通通被他回絕。在海外部分,義大利、德國、西班牙、葡萄牙、澳洲、巴西也都是在短短幾天內就有報價湧進,每一家都試圖pre-empt直接搶下,但也都被回絕。一週以後,美國的競價正式展開,隔天便由 HarperCollins 集團用一百二十萬美金的天價奪得全球英語版權。不僅如此,這只是集團對外贏得競價,內部的兩個品牌 Harper 和 William Morrow都想要這本書,最後史坦挑中前者,由珍妮佛.巴斯(Jennifer Barth)親自擔任編輯。巴斯原本是 Henry Holt 出版社總編,今年初被延攬到 HarperCollins 擔任副總裁兼執行總輯,地位僅次於發行人強納森.伯恩罕(Jonathan Burnham)。在英語系國家之外,義大利率先結束競價,由《追風箏的孩子》出版社 Piemme以近台幣七百萬元,接著德國著名的通俗小說出版社Droemer用一千五百萬台幣搶下德文版權,出價足足是對手最後價碼的兩倍。西班牙、荷蘭、以色列、俄國、荷蘭、葡萄牙等國也都展開激烈競價,不出幾個月的時間,《我在雨中等你》便售出二十國版權。正如《蘇西的世界》、《巴別塔之犬》或《深夜小狗神秘習題》用別出心裁的敘事觀點透視家庭聚散或者天人永隔,《我在雨中等你》透過老狗恩佐的眼睛,幽默又銳利的洞察力,我們才看清人性,明白無條件的犧牲和真愛、還有家庭的意義。這是一張描繪同情心、決心和靈性的藍圖。(本文作者為本書中文版權代理人)

推薦序三 九十公分的高度  劉俊傑

二○○三的一個夏夜,我與幾個夥伴在中部深山中仰望著滿天星斗,那是個適合作夢的夜晚。我忘了是誰說:「我們來拍個有速度的戲吧。」於是,二○○四,我們完成了台灣第一部以賽車為主題的偶像連續劇——「極速傳說」。二○○六年的一個冬夜,我在山上屋中享受了一個悠閒的夜晚,我泡了個舒服的熱水澡,然後就在我披上浴袍出浴室不久,忽然全身僵硬,踉蹌撞擊了幾個階梯。有兩三分鐘之久,我意識清楚,但是動彈不得,我的四肢不聽使喚。當下我感覺一個急促的呼吸不停的反覆圍著我繞圈圈,我的臉、手和腳被溫暖有濕度得舔舐著,是的,她是在這屋裡一直陪伴著我的狗伴侶:CASH。關於車的夢想,是許多男人心中那個會不斷在不經意的時候,敲擊男人澎湃熱血的小男孩,再怎麼沒天份,我們也總用各種方式去追逐這個夢想,或許賞車、買車,或許觀賽,或許,如我幸運般,把它拍成一部戲!而關於狗,人類永遠的伴侶,他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早已經忘記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身邊永遠有這位伴侶,雖然他們不像書中恩佐一樣陪伴丹尼那麼久,因為他們都是我從路邊撿到的流浪狗,但是,在我陪伴他們從脆弱,到健康,到衰老的同時,他們也同時參與過我那段時間的一切。當編輯介紹我看這本書時,我可以理解她希望我一定要看的原因,而我也理所當然的看見了許多熟悉的偉大車手名字:熱情的洗拿、理性的舒馬克,和那些早期我不想說自己很熟悉的車手,以免透露我的年紀。然而除了這些,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卻有著不同的領略與感動。如果用鏡頭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從人的角度,降低到一輛賽車的駕駛角度,藉由對賽道和車子的判斷,延伸到對人生每個轉彎處的抉擇,是我可以預期想看到的內容。但若再降低到約莫九十公分的高度——一隻狗的眼睛來看世界,這肯定是很不一樣的視野!人們總喜歡說明看事情的態度與高度的關係,雖然我身邊永遠有一隻寶貝狗陪著我,但那還是讓我疏忽了以狗狗的高度看世界,可以如此令人動容、令人熱淚盈眶!從恩佐的敘述中,我重新體會了許多生命中本以為理所當然的存在,例如椅腳的優酪乳漬、雨中的負離子、賽道上的機油和輪胎焦味、丹尼顫抖的雙手……就這樣一點一滴,記錄下丹尼,一個極富傳奇故事的賽車手,在十年當中所發生的悲歡離合,沒有人類言語的偉大歌頌,卻盡是溫暖與深刻,我很訝異,可以這樣看一個賽車手!雖然作者將恩佐的靈魂賦予哲學思考,甚至有西方宗教不存在的輪迴觀念,讓我覺得有趣,且在許多時候回頭看著我的CASH問:「你是不是也是這樣想?」但若再仔細想想,還有什麼「人」比恩佐更適合這樣全心全意、安靜,卻又充滿互動的陪伴著丹尼一家人,如此細膩的娓娓陳述丹尼面對夢想與家庭、無情與至親之間拉扯的所有抉擇?是的,除了恩佐,這隻狗,這本書,再也沒有別人了!(本文作者為知名偶像劇導演)

推薦序四 一本好書、一齣好戲與一場人生 李威

這是一個充滿愛的故事。恩佐與主人丹尼之間不離不棄的愛,丹尼對妻子及女兒堅定不移的愛、丹尼父母對兒子深沉而含蓄的愛,甚至是丹尼岳父母對女兒及孫女執迷不悔的愛……終究離不開愛的悲歡糾結與甜蜜負荷。不論人們用任何理由說服自己不再相信、不再沉迷、不再感性,終究還是逃脫不了面對愛、接受愛與付出愛。這是一場突破困境的人生。我曾為了飾演一位賽車手的角色,試著向我的賽車朋友們實際揣摩、了解並討教車手的心境與處境,當你真正站在賽車場上時,就會了解一位車手不是只有在賽道上疾速競逐而已,賽車手需要舞台、需要資源、需要背後的強大夥伴陣容齊心協力、通力合作,即便賽車手本身是孤獨的,賽事對他而言,也絕對不是一場獨角戲!丹尼為了理想,努力爭取自己的舞台並克服車手與身為父親的兩難,卻從不放棄一家人永遠在一起的決心,相信,沒有人不被他的執著與勇氣所感動。這是一隻有意思的狗。即使恩佐曾因女主人的病逝感嘆命運捉弄人,也因為丹尼一度失去女兒而極度悲憤、質疑人生,甚至苦於無法表達發洩,但他仍樂觀相信,來生他將轉世成人,再次與丹尼重逢。他甚至懂得捨身成全,相信丹尼會因為他的離開,再也不受牽絆而登上人生的最巔峰。人與動物之間那種心領神會、細膩且微妙的情感交流,在這本書裡可說是描寫得淋漓盡致!當然,相信也有不少人,會隨著恩佐的「再給我一圈」而鼻酸哽咽。這是一本關於勇氣與信念的書。人生的許多道理其實都是殊途同歸,「你的心,決定你所看見的」,尤其在人們面對困境時,柳暗花明的轉折與突破困境的背後,無非就是勇氣與信心在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盤了,所以我始終相信「境隨心轉」,像個人生的賽車手,活在當下。這是一本耐人尋味的勵志小說。即使這本書仍多少屬於一個英雄式的故事,但無論任何年齡、身分的人,都可以從書裡的情節片段找到自我激勵的腳本與對白,並隨著主角丹尼在困境中的遭遇與掙扎,一起體驗一場你我不一定會經歷、但卻感覺再真實不過的人生。我是李威,我堅持演好的劇本,也樂於讀我喜歡的好書,更享受掌握自己人生方向盤的每個當下!(本文作者為知名藝人)

2009年9月15日星期二

尋找被上天隱藏的禮物


作者:傑米‧艾維 編/譯者:陳鼐安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2009/08/11
ISBN:9789866745805
語言:中文 
規格:中文平裝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分級:普級
開數:25開15*21cm 
頁數:304

內容簡介
◎大同亞瑟頓董事長林淑明專文推薦!
◎一個最奇妙的真實故事,一趟尋找粉紅酒的奇妙之旅,竟改變了一對白領夫婦的後半生。看似毫無勝算的瘋狂賭注,卻奇蹟般扭轉一個英國律師的一生!原來每個人都有一份被上天隱藏的禮物,必須一次次追尋,才能獲得。
一本瀰漫酒香,尋找人生新方向的真實故事!一個英國律師在普羅旺斯的夢田!林淑明(大同亞瑟頓董事長)專文推薦!賭注:3個不懂酒、不懂法文的雜牌軍PK法國資深釀酒人贏:免費喝一輩子粉紅酒輸:代理粉紅酒到英國原本在倫敦擔任律師的傑米,因為一場擦槍走火的交鋒,他和妻子雙雙辭去高薪工作,連同朋友,三個門外漢,整整花了六個月,足跡踏遍全法國,卯足了勁地去敲300座葡萄莊園的門,因為他們接下一位女士的戰帖,要找到全法國最透明的粉紅酒。
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竟奇蹟般扭轉傑米的一生。原來人最大的問題,是逃避、不願真實面對、不肯給自己改變機會。對傑米而言,當他終於傾聽內心的聲音,當他終於跟隨內心的聲音,從不快樂的律師轉行成為快樂的釀酒人,我們才看到他最自在的粉紅人生。
除了趣味橫生的追尋粉紅酒過程,以及令人微醺的普羅旺斯美景,目前與妻子、女兒在南法經營小酒館的傑米,更用他的真實故事告訴所有讀者:人生不可能重來,人生只有追尋,只有改變,請從現在這一刻開始!

作者介紹
傑米‧艾維 (Jamie Ivey)原本是倫敦的律師,因為一趟尋找粉紅酒之旅,讓他和老婆決定離開倫敦的白領生活,到南法尋找他們想過的人生。
他們在南法鄉間開了一家只賣粉紅酒的小酒館,當然,傑米持續創作與粉紅酒相關的作品,陸續出版《粉紅酒的玫瑰人生》(暫譯)(La Vie en Ros)與《普羅旺斯的粉紅酒新手》(暫譯)(Rose En Marche: Running A Market Stall In Provence)等書。除了是賣酒人,他也是英、美的暢銷作家。
目前傑米和妻子唐雅,以及在法國出生的小女兒住在南法的普羅旺斯──除了寫作、賣酒外,他也辦了本雜誌《藍天生活》(Blue Sky Living)。
傑米的部落格網址:http://www.extremelypalerose.com/

人人都愛的說話術 ──讚美,一種有效且不可思議的力量


人人都愛的說話術 ──讚美,一種有效且不可思議的力量
作者:陳睿
出版社:良品文化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22日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平裝

內容簡介

愉快、貼心的讚美是否運用得當,將是評斷一個人是否擅長溝通的必備條件之一!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哲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說:「人類本性最深的企圖之一就是期望被人讚美和尊重。」
  所以,一旦你懂得如何開口讚美別人,就能擄獲人心、開創事業奇蹟,甚至改變一生的命運!
  林肯深深懂得讚美的優勢,後來他成了美國總統;
  松下幸之助總是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辭,於是創造了松下企業的神話;
  李嘉誠常常把高評價留給手下,於是一個商業王國拔地而起;
  日本佛學家池田大右也曾經說過:看到人家的優點後,能夠坦誠的說出來,這樣的人一定是一個成功的人!
  *人人都應該被讚美:只要是跟你切身有關的人,都該是你讚美的對象。
  *讓自己說出來:不需害怕、不要排斥,只需真誠、勇敢,並說服自己:讚美,就要大聲說出來!
  *拜託,切入點比你想像的多:找不到讚美的切入點嗎?其實,隨手可得呢!
  *避免弄巧成拙的重要須知:讚美不是漫天胡拍馬屁,小心弄巧成拙。
  *讚美的十一個技巧:這裡提供切實可行的讚美技巧,讓你能靈活運用,十足十是個讚美高手!
作者簡介
陳睿
  演講技巧培訓課講師,廣告公司策劃,現為電視台特邀撰稿人。
  喜歡電影,音樂,旅遊等。因為職業的緣故,喜歡思考並且接觸新新事物,常因觀點出位而語驚四座。


「人類本性最深的企圖之一就是期望被人讚美和尊重。」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哲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人是群居動物,在與人的互動過程中,情緒是會彼此影響的。當對方心裡不愉快時,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想辦法去安慰對方,卻極少有人會想到讚美。
  有人曾說,全世界有三十億人每晚餓著肚子睡覺,卻有四十億人帶著空虛感入睡,因為整天未曾得到一句鼓勵或讚美的話。可見,人們是多麼地需要被讚美。
  然而,在生活中,有不少人一說起讚美的話就會起雞皮疙瘩,覺得那是虛偽的表現;職場中,讚美他人時還要擔心是否會被說是拍馬屁。所以,想要讚美,真的好難!
  日本佛學家池田大右曾說:「為了一己的私利,而極盡諂媚之能事,是可鄙的行為;但是看到人家的優點後,能夠坦誠地說出來,這樣的人一定會成功!」
  如果你真心期盼著上司賞識、職位高升,希望五湖四海皆兄弟、左右逢源,渴望家庭美滿和諧、子女崇拜自己......卻對同事、老闆的新領帶視若無睹;對朋友靈光閃現的高論只知道點頭;看著愛人精心描繪的彩妝還不肯開口讚美!那麼,你還是把夢想冰封到北極去吧!
  讚美不是一種錯,也不是多麼不光彩的行為;相反的,它不但是生活中的調味劑,更是成功的必需品!
  林肯說:「人人都需要讚美。」你我都不例外,後來他成了美國總統。
  日本企業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總是拍著員工的肩膀,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辭,於是松下和他的團隊創造了松下企業的神話。
  一位賣塑膠花的企業家常常把功勞和好評留給手下,把不足歸咎自己,後來無數頂尖人才為他誓為知己者死,於是,一個商業王國拔地而起。他,就是香港富商李嘉誠!
  何妨打開你的金口,放下你的矜持,用讚美拉近你與成功的落差。
  如何讚出自己人生的精采呢?朋友,別急,這正是本書想告訴你的──
  學會讚美別人,你的一生將從此改變!

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扭轉人生的10句話

扭轉人生的10句話-安麗創辦人的成功智慧 Ten Powerful Phrases for Positive People
作者:理查.狄維士
原文作者:Rich DeVos
譯者:廖建容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30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2163795
裝訂:平裝


內容簡介

  安麗公司創辦人之一理查.狄維士,身兼成功商人、慈善家與激勵大師等多重身分。他深知保持積極態度與鼓勵他人價值的重要性,因此集結了個人與具影響力人士的知識與智慧,告訴人們他所發現的重要訊息:十句平凡卻足以改變人生的短句,可以釋放出意想不到的強大力量。

  狄維士以簡單直接的話語,透過其人生故事與當中所透露的珍貴訊息,幫助你豐富自我,也豐富他人的生命。只要將這些短句運用於日常生活之中,你將可以在工作與家庭中,建立良好關係、激發成就、注入自信,並改變態度。

  除了善用這些實用基本的短句外,狄維士也鼓勵我們燃起深植內心的希望,告訴我們積極的態度是一種選擇的結果,只要付出,必定能有豐碩的收穫。假如你決定以積極的態度生活,你就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從而影響身旁的人,甚至擴及至全世界。

作者簡介

理查.狄維士 Rich DeVos
  理查.狄維士是安麗公司(Amway)的共同創辦人,同時也是NBA奧蘭多魔術隊(Orlando Magic)的總裁。他另有暢銷著作:《希望是一輩子的力量》(Hope from My Heart)與《慈悲的資本主義》(Compassionate Capitalism)。

譯者簡介

廖建容
  中山大學外文研究所畢業。曾在外商公司工作多年。譯作有《雪球-巴菲特傳》、《管理大未來》、《重新想像!》、《天使歸鄉》、《學校沒教的10件事》、《律師本色》等書,目前在大學擔任英文講師,同時從事翻譯工作。

名人推薦
  「理查.狄維士是本世代最優秀的領導者之一。他激勵人群提升信仰與表現層級的能力實屬傳奇。」──比爾.海波斯,柳溪社區教會牧師
  「身為理查.狄維士的多年好友,我曾親眼目睹他啟發許多大聯盟球員與各行各業市井小民的功力。本書所提到的短句將可啟發更多人從狄維士的積極訊息中受益。」──巴比.理查遜(Bobby Richardson)紐約洋基隊二壘手(1955-1966)

推薦序一 十句話,帶來正向回饋 黑幼龍推薦序二 成功,來自片段的累積 劉明雄作者序 豐富他人的生命
引言 積極的藝術積極的心態會改變你和你的想法,讓你有提升他人的能力。當你開始尋找善的一面,你就會開始對萬事有比較正面的看法。

1 「我錯了」對積極的人來說,「我錯了」這句話擁有強大的力量,因為它可以消除緊張關係、讓協商順利進行、讓爭論休止、讓療癒開始,甚至可以化敵為友。

2 「我很抱歉」一旦我們決定向對方道歉,許多問題很自然就消失了。所有的憤怒與情緒都不見了。這些正面的結果,遠比不願意承認自己有缺點,或擔心可能危及地位與有損自尊來得重要多了。

3 「你一定辦得到」有「一定辦得到」的心態,一切就會水到渠成。你可以據實評估可能面對的困難,但這些困難只是需要克服的障礙,而非阻止你開始的原因。

4 「我相信你的能力」想像你對某人說「我相信你的能力」將會產生的影響。你不只是讚美對方或感謝對方把事情做好;你同時也表達出你相信對方有能力完成某件事。

5 「我以你為榮」對於不常得到獎項與獎勵的人,也就是對懷疑自己的能力,或找不到自豪成就的人來說,「我以你為榮」格外具有振奮人心的效果。

6 「謝謝你」「謝謝你」表達了對他人慷慨行為的謝忱。它表彰了他人的善意,與他們為我們著想的心意。

7 「我需要你」當我們感覺被需要時,我們會對自己比較有信心,也會有比較好的表現,甚至想做更多,讓人們知道我
們是多麼地不可或缺。

8 「我信任你」信任依照一個黃金原則運作:相信人們會將心比心地信任我們,這不僅令人感到安心,而且會鼓勵我們做個值得信賴的人。

9 「我尊敬你」當我們學會傾聽的藝術,並發自內心關心他人與他們的觀點時,我們就可以運用「我尊重你」這句話。
10 「我愛你」我們不能只是想著要說「我愛你」卻不付諸行動,之後才來後悔沒能說出口。讓我們善用每個機會,發自內心地告訴我們所愛的人「我愛你」。

引言積極的藝術
  我很榮幸於2007年獲頒「諾曼.文森.皮爾積極思考獎」(Norman Vincent Peale Award for Positive Thinking)。當我與終身友人兼事業夥伴杰.溫安洛(Jay Van Andel),在1940年代後期開始銷售紐崔萊(Nutrilite)維他命時,我閱讀的其中一本書就是皮爾博士的《積極思考的力量》(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也曾邀請他來紐崔萊業務大會中演講,因此與他熟識。

  皮爾在學生時代非常害羞,一位大學教授鼓勵他要相信自己、相信神會幫助他。他開始祈禱並且相信自己,後來開創了積極思考的概念。他曾說,他的快樂促使他去關心不快樂的人。不快樂的人將無法發揮創造力,而社會也將因此折損資源,這點令他憂心。於是,他決定要改變這個情況,以演講與出書與人分享他的想法。

  「諾曼.文森.皮爾積極思考獎」每年頒獎表揚具下列貢獻的人士:「以信念關懷人群,致力於改善世界,展現積極思考力量並啟發人心」。我不確定自己是否符合這個崇高的條件,但它卻與我寫本書的目的契合。

  整體來說,打從有記憶以來,我就是個積極的人。雖然我成長於經濟大蕭條時期,但我的童年非常快樂。我一生都在努力啟發他人運用才能、發揮潛能。身為安麗公司的共同創辦人,我曾以演講激勵過全世界無數的安麗人,希望他們透過安麗事業成就自己的夢想。

  我也是全美籃球協會(NBA)奧蘭多魔術隊(Orlando Magic)啦啦隊隊長,同時也帶領故鄉密西根州大湍流市(Grand Rapids)持續建設與發展。

  我知道積極思考與鼓勵對領導與進步非常重要。不論你身負引領公司或家中子女的責任,你都會發現積極思考極具感染力,同時也是促成改變的強大動力。

  我的父親即使在大蕭條時期失去工作也始終保持積極,也總是不忘鼓勵著我。我與杰想開創自己的事業,即使遭遇種種挫折,仍懷抱這個理想。

  我們曾租借一個可容納二百人的大會堂,為紐崔萊產品進行直銷商入會說明會,結果只有兩個人到會場!但我們仍保持積極的態度,建立了一個超出我們想像的事業。人們為我們的成就道賀。然而,我們並沒有花太多時間回顧過去的成就,因為我們始終忙著思考下一步該做些什麼。

放下懷疑批評的態度

  人們雖然偶爾需要發洩情緒與抱怨,但他們會受到積極的人的吸引,並且追隨散發積極光輝的人。我曾向擠滿體育館的人演講,但在我早期的演講中,有一次的對象是四十位會計師。早期安麗事業的一位員工邀請我去演講,於是我開始思考自己該說些什麼,並且把早期發展事業時所經歷的正面事物一一註記下來。

  我曾聽聞許多演講者希望藉由批評這個世界,來證明自己的聰明才智、獲得名聲。他們找到可批評的對象,讓自己成為「專家評論者」。我告訴那些會計師,我不打算當個評論者;我要告訴他們這個國家發生了哪些好事。那次演講之後,我又向其他的團體傳達正面的訊息。我演講的次數愈多,人們的回應就愈熱烈。

  過去曾經有一段時間,人們開始懷疑民主制度,並視社會主義為未來的希望,於是我向人們指出身為自由的美國公民所享受到的種種好處。一旦我開始談論這個主題,人們就會提供給我更多的資訊,作為我下次演講的題材。

  有一天,某個人拿了張清單給我,上面列出了美國與蘇聯生活水準的優劣比較。這張比較表充分顯示,我們有太多的理由要抱持積極而非消極的態度。於是我開始使用這張清單,這些例子成為強而有力的工具,提醒美國人自己是多麼幸運。我發現,聽眾喜歡聽到有人提醒他們,該如何以及為何要養成習慣,在自己與他人的生命中看見美好的一面。

  我向那群會計師傳遞的簡單訊息,後來成為「推銷美國」(Selling America)演講辭。我曾向全國無數的聽眾發表過這個演講,後來也被錄音下來,並獲得自由基金會(Freedoms Foundation)所頒發的「亞歷山大漢彌頓經濟教育獎」(Alexander Hamilton Award for Economic Education)。我發現我愈是談論積極的態度,人們愈是愛聽。

  這也許是因為人們渴望聽到正面的訊息,因為世界上充斥著傳達負面訊息的人。只要看看任何一份報紙上的讀者投書就可以知道。挑錯是件容易的事,而且是一種自然的本能。又或許是因為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保持懷疑的態度,我們知道假如某件事聽起來太過完美時,它往往不是真的。
讓積極變成習慣

  我對本書的期待是鼓勵人們變積極。這可能需要花點精力與自我再訓練,但只要付出,必定能有豐富的收穫。積極的態度是一種選擇的結果,就像是走到對街去以避開麻煩,或是在自覺走錯方向時掉頭往回走一樣。

  一旦我們做了選擇,積極就變成了一種習慣。例如,當我們遇見某人時,我們可以一邊傾聽、一邊從對方的話語
中,搜尋他最近做了哪些好事,因為對方遲早會告訴我們。假如你調對頻道,你聽到的都會是好事,因為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自誇。

  因此,假如我們表現出很有興趣的樣子並傾聽,我們就會得知對方想要做的好事。然後我們就可以用恰當的積極短句回應:「你一定辦得到!」「謝謝!」「我以你為榮!」這些話會自然從你口中說出來。

  積極的心態會改變你和你的想法,讓你有提升他人的能力。當你開始尋找善的一面,你就會開始對萬事有比較正面的看法,包括對你自己和你正在做的積極的事。只要養成從別人身上找出優點的習慣,你的自尊也會隨之提高。這是因為當你開始看見自己的優點時,別人也會開始發現你的優點,並因此讚美你。這是一種自我實現。
善用勵志短句

  當我高中畢業時,聖經課的老師在我的畢業紀念冊上,寫下了一個我終身難忘的句子──它只是一行鼓勵的短句:「祝福一個在神的國度裡有領導才能的年輕人。」他送給我的這句話很簡單,但對當時年少的我來說卻是極大的鼓勵,因為我的學業成績並不好,而別人也曾說我不是讀書的材料。但這位我敬愛的老師卻認為我是個領導者!哇!我從來不曾這樣想過。

  一句簡短的話有可能改變某個人的一生。因此,請你自問,你說出的是什麼樣的話語?你聽到的又是什麼樣的話語?你要為別人創造一個負面的氛圍、還是鼓勵的氛圍?你打算潑人冷水、還是鼓舞他人?

  我決定要當個豐富他人生命的人,鼓舞他人。這就像說出這些力量強大的短句一樣簡單:「我以你為榮。」「我需要你。」「我相信你。」「我愛你。」這些話可能改變某些人的一生。因此,你應該時常對人說出這些句子。

  本書的原則適用於所有人,但對於有意成為領導者的人來說,這些話必須恰當使用。偉大的領導者都具備了率先朝向積極方向改變的特質。不論你是公司的領導者、老師或教練,或是身為父母或祖父母,這些力量強大的短句都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想想那些由於態度積極而有卓越成就的人。你說得出名字的美國總統,都是由於帶領國家度過難關而名留青史。小羅斯福總統(Franklin Roosevelt)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爐邊夜語」並非負面故事;雷根總統(Ronald Reagan)則是個絕佳的說故事者。

  他處理過許多難題,但總是幽默以對,他總能令人開懷大笑,因為他總是能在任何議題上看見好的一面。甘迺迪總統(John Kennedy)知道他必須為這個國家創造積極的目標,於是他說:「讓我們上月球去吧!」他帶領美國向一個更高更遠的夢想挑戰。結果全國人民欣然接受,並於1969年實現了這個夢想。

  領導者尤其需要開發此項特質,記下這些勵志短句,並朝積極的方向努力。我們的國家目前非常缺乏領導者,我們需要有人站出來做事,各方面皆如此。領導者是我們其他人追隨的典範。
群體氛圍的重要

  經驗也告訴我,人們可以共同在社區內創造出積極的氛圍。最近幾年,有些積極人士帶領我的家鄉大湍流市,創造了驚人的進步。幾年前,我在家鄉的會議中心開幕式晚宴上演講。我告訴大家,我們正處於最佳狀況。聽眾大概對我說的話大感意外,因為當時會議中心外正下著大雪,氣溫極低。

  但我指的不是天氣狀況,我指的是有一群積極的人,正共同努力要改善我們的家鄉。我們共同創造了這個壯觀的會議中心:社區領導者發想了這個願景,政府與捐款人提供資金,營造商提供建築工人,甚至連最容易被忽略的會場服務人員也貢獻了一己之力,他們以專業能力為二千五百位賓客提供熱騰騰的晚餐。

  在社區的範疇之外,態度積極的人也對我們的國家、甚至是這個世界,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假如每個人開始變積極,開始往好處看,同時開始稱讚彼此而非抱怨找碴,這個社會將會發生巨大的改變──變成一個彼此提升的社會。我們也因此更加努力工作、更懂得思考、想出更多點子、懷抱更遠大的夢想、做出更大的貢獻,覺得自己和這個世界都變得更加美好。

  當我們無法在彼此身上找到優點時,我們的社會也蒙受其害。我們的國會議員與總統必定想出過一些好的政策,必定也做過一些對的事。然而,兩大政黨的政治人物卻講不出一句稱讚對方的話。當我們不再進行辯論或建設性的批評,而是互相貶低指責時,我們所創造的氛圍讓積極鼓勵變得毫無用武之地。
做個激勵人心的人

  我非常喜愛〈腓立比書〉(Philippians 4:7-9)的幾節文字:「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假如每個人都認真思考這些文字的含意,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模樣!這是激發我想寫這本書的原因,也是我認為積極的訊息對今日的世界如此重要的原因。

  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鼓勵人們轉向積極,那就是對他們說出本書提及的幾個短句。這些話既不艱深、也沒什麼了
不起,但重點就在此。這些平凡、不起眼的簡短話語,蘊含了極大的力量,一旦釋放,將可對人們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然而,本書不僅止於這些短句。

  一旦我們決定採取積極的態度,我們的人生、社區、甚至是整個國家與全世界,也將隨之改變。我衷心相信現在是我們國家重生的時刻,我們需要採取積極的思考方式與積極的行動,療癒人際關係,讓所有人為了共同目標團結起來。

  就和那些啟發人心的美國總統與其他領導者一樣,當你鼓舞他人並激勵他們做更多事時,你就在改善現況了。我堅信本書所傳達的訊息,對我們現今的社會極為重要。每個社會都需要有人站出來鼓舞、激勵、振奮大家。這些人就是推動世界的人,而你也可以成為其中之一!

推薦序一十句話,帶來正向回饋卡內基負責人 黑幼龍
  有些地方我們去過之後沒什麼印象,有些地方卻終身難忘,甚至以後還常津津樂道。很多人我們見過了就忘了,另有些人我們卻很心儀,覺得但願自己也能像他那樣。

  有些簡短的句子我們從幼稚園起,老師就開始教我們,隨著年歲的增長,有的人忘了,有的人覺得不重要,有些人卻深化、內化了這些簡單的句子,在他們20歲、30歲、40歲......甚至過了隨心所欲的年紀還在全心全意、全力地善用這些短句。他們成為更幸福的人,周圍的人也好有福氣。

  我多麼希望我們的社會、家人之間能常說「我錯了」、「我很抱歉」這些話。但要想說得出口需要很強的自信。

  「謝謝你」、「我以你為榮」、「我相信你的能力」、「我尊敬你」、「我需要你」,這些話代表著正向的人際關係,也是卡內基訓練的主要動力(作者與他的家人都參加過卡內基訓練,他也陸續派安麗的人來受訓)。想像家人之間或一家公司的總經理、經理、職員間若能經常講這幾句話,能為彼此帶來多少的歸屬感、重要感。而這正是人一生最渴望得到的。

  作者狄維士先生是安麗的創辦人,也是一位演講家。他已經八十多歲,終其一生常不忘肯定他人、鼓勵他人,提醒人們世界美好的一面。

  就以我們的社會來說,雖然有那麼多的問題、衝突、弱點,但要是能想想慈濟義工的慷慨,想想善牧基金會對未婚媽媽的照顧,想想在偏遠地區服務的醫療人員,我們還是會覺得大有可為,甚至想參與其中。

  最後,我想做一位見證人。每當我由衷做到書中提到的任何一句話,都會有好的結果,都會產生正向的回饋。雖然我還是說得不夠,但回想過去在貧窮中長大、沒能完成學業,到今天擁有一位和我一起生活了四十多年的好妻子,四位已成家,也都很上進、懂得關心他人的子女,十個孫子、孫女,近一百位工作的好伙伴,二十萬名曾接受過我們訓練的學員......能與這些人相遇相知,可說都與這十句話息息相關。

  但願我年輕時能多說這十句話就好了。

推薦序二成功,來自片段的累積安麗台灣總裁 劉明雄
  在職場數十年,我見過許多才華洋溢、精明能幹的同事,他們既有大本領,也有大脾氣。在一件又一件的成功事蹟背後,也同時得罪了一批又一批的同事、戰友,最終路愈走愈窄,怨恨有志難伸;我也見過許多領導人,本身在專業領域上並非佼佼者,卻能召集一群賢能死士,無怨無悔甘心為他幹活,因為與他相處共事,如沐春風。

  老狄維士的這本書,沒有教你如何有大本領做事,卻教你如何讓與你共事的人如沐春風。

  英文裡有一句話:「成果與關係,之外別無其他!(Results and relationships, and nothing else!)」意思是說,做事情時,最終的結果,與過程中所獲得的人際關係,一樣重要。

  如果事情做完了,結果不錯,而過程中也建立了更深的革命情誼,那麼下一件事情可以更容易做,能獲得更好的結果。反之,如果這件事做成了,但過程中你得罪了周邊的人,人際關係減分了,那下一件事情要做成,就要花更大的力氣,愈做,路就愈窄了。

  有些人曾批評安麗人,說我們是「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甚至到了無視現實的地步;我坦然接受。我們相信,積極正面的想法、鼓勵的言詞與行動,永遠比尖酸刻薄的批評,比披著忠告外衣的冷水,能成就更多的生命,成就更多的事業。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不是嗎?看看電視上的政論節目,無論藍綠,都是尖酸刻薄,充滿著陰謀論,沒有人認為其他人是懷著理想在行事。這樣的言論,除了腐蝕人心,澆熄熱情,很難說能對我們的社會產生什麼積極正面的影響。

  有一句話說:「成功,就是重複做簡單的事情。」這句話不能概括成功所涉及的全部原因,但在相當多的時候,它是正確的。如果將人的一生進行細膩的拆分,我們會得到成千上萬的片段:行為的片段、語言的片段、思維的片段,以及感受的片段;正是這些看似瑣碎,或者在當時看似無意義的細節,在不斷決定著你和周遭人群、環境所發生的關係,左右著下一秒鐘的人生走向!這種靜悄悄的演進方式,東方人可能將它叫作「因果」,西方人則稱之為「蝴蝶效應」。

  在我與安麗企業、與狄維士結緣數十年的路上,我深刻地理解感受到,這位八旬老人在書中所說的,不是在說道理;他說的,正是他一輩子在做的。我們這個企業,也把他的信念當作是企業的價值觀,在全球推廣。十句簡單的話,在你人生的每一片段都用得著,積累數十年,它會給你不一樣的人生。
作者序豐富他人的生命理查.狄維士

  當我在2006年過八十歲生日時,曾說「從零歲活到八十歲感覺只有十秒鐘」。八十年的歲月聽起來似乎很長,但對當事者來說卻不然。然而,重要的不是時間過得有多快,而是我們是否明智地運用神賜給我們的寶貴時光。

  活了八十載之後,我反思一生經歷的風風雨雨,並感謝神賜給我不只是旁人眼中的幸運。我回顧一些時常出現在我生命中的重要禮物,並驚訝地發現,在神的計畫中,這些禮物是有關連性的。

  我成長於一個物質條件不充裕、但充滿了愛的家庭。我的成長環境教育我,世上最寶貴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互愛以及對神的堅定信仰。我有幸在基督教家庭、教會與學校的培育中成長。我與妻子海倫結婚已逾五十年,我們養育了四個孩子,而今他們都已成家,為我們帶來了十六個孫子。我從來不將這個充滿了愛的家庭視為理所當然,而我總是把握每一個機會告訴我的妻子、孩子與孫子,他們對我有多麼重要。

  另一件我常做的事是保持積極的態度並肯定他人。我從摯友慈奧理(Billy Zeoli)那裡學到了利用勵志短句激勵自己,並幫助別人保持積極的價值。我非常清楚勵志短句所能激發的強大力量,但比利卻能以格外清楚有力的方式傳達這些勵志短句。因此,我決定發自內心地使用這些短句,而非只是隨口說說而已。

  本書的目的也是要幫助你隨時在心中和言語中常存這些勵志短句,讓你成為一個「豐富他人生命的人」──一生中經常鼓勵他人的人。

  佛羅里達州羅德岱堡的珊瑚脊長老教會(Coral ridge Presbyterian Church)已故的甘雅各牧師(Dr. James Kennedy)曾對我說:「你是我所見過最積極的人。」我很感謝他這麼說,因為我一直努力要成為這樣的人。而他也非常清楚我很欣賞他,同時鼓勵他發揮長才,並肯定他的貢獻。這一點也不難,只要我們下定決心,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積極的人。從我第一次演講開始,我就打定主意要談論這個社會與世界美好的一面,而非有問題的一面。我希望豐富我的聽眾與其他人的生命。

  我一直在應用比利告訴我的勵志短句,同時再加上一些我自己發掘的短句。我希望你也這麼做。我衷心希望這些短句能幫助你成為一個積極的人,同時也讓你開始幫助別人改變對人生的期望。假如我們都做到了,我真的認為我們可以從此改變我們的家庭、社區與世界。

  謝謝你拿起了這本書。你有興趣成為一個積極的人,這點讓我深受鼓勵。學習這些短句,每天將它應用在對你最重要的人身上。有些短句可能會讓你覺得難以啟齒,但請練習說出來,你一定會有收穫。我衷心相信我們都有能力讓這個社會與世界變得更積極。祝福你實行順利。

絕對達成業績的超數字術

絕對達成業績的超數字術
作者:菊原智明
譯者:邱麗娟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07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2131305
裝訂:平裝


內容簡介
為什麼「1折」還打不動顧客?為什麼「1.2倍」比「2倍」還受顧客歡迎?為什麼使用「第2名」比「第1名」更好?為什麼?「55秒」比「1分鐘」更能取信於顧客?
  
有個目前還沒有人知道,但卻可以讓對方照您所想的方式進行的方法,您想知道是什麼嗎?

本書作者由瀕臨裁員的無用業務員躍升於連續四年冠軍的頂尖業務,甚至還因而成立了自己的顧問公司,他將他成功的祕訣寫出來---
癥結就在於,用對數字,顧客就會乖乖聽你說話。

why...  為何在廣告、文案中使用數字可以吸引顧客眼光?  這是因為人類訊息的來源有83%是靠視覺來掌握的,當你的文案中使用數字時,不但可以形成視覺焦點,也可以讓閱讀到的人自動對號入座。比如「給您一份35 ~ 42坪建築物的50種外觀資料」如果顧客剛好有35 ~ 42坪的需求,就會對這份資料更加注意。同樣的,與其說「某月下旬」,不如列上「某月20~25日」,這樣會給人明確的穩定感。

how…  雖說使用數字好處多多,但絕對不是只要用數字,就可以吸引顧客注意,用了數字,還要用對,這樣效果才會好。作者用銷售心理學細細為大家解析了不同領域、不同行業,應該使用怎樣的數字,才能真正打動顧客的心。

一些小絕招  知道了大原則之後,作者也不吝惜傳授一些更上一層樓的小技巧。比如「限定性能讓顧客依賴數字」當中會讓讀者學會「讓數字擁有限定性、稀少性」的方式、花少許心力就能簡單提升對方反應的方式,以及不能使用、會使反應下滑的數字等等。

作者簡介
菊原智明
1972年生於日本群馬縣高崎市。   
群馬大學工學院畢業後,進入TOYOTA HOME公司。   
之後過了7年糟糕營業員的生活。    
2002年,在快被革職之前,因為一個小小的機緣一躍成為頂尖業務員。之後連續4年都是頂尖業務員。
2006年辭掉工作,成立顧問諮詢公司。希望能鼓勵和過去自己有著相同煩惱的業務員。
2006年10月出版《訪問□□□□□□□營業□□□□本》(大和出版)成為暢銷書。
現為業務顧問,每個月針對業務員或經營者舉行5到10次研討會(領域跨及住宅、裝潢、保險、會計師、牙科、和服、房車等)。

星巴克: 比咖啡更重要的事


星巴克: 比咖啡更重要的事
It's Not About the Coffee

作者 / 霍華德.畢哈珍妮.葛史坦 Goldstein, Howard BeharJanet
譯者 / 徐思源
出版社 / 大智通文化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 2009/07/08
商品語言 / 中文/繁體
裝訂 / 平裝
運送條件/ 允許國外
定價 / NT$250


內容簡介top
  
星巴克這個很多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咖啡品牌創建於1971年。自1992年在那斯達克成功上市以來,星巴克的經營一飛沖天,其銷售額平均每年增長20 %以上,利潤平均增長率則達到30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星巴克已從昔日西雅圖一條小小的“美人魚”進化到今天遍佈全球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連鎖店達到一萬多家的“綠巨人”。星巴克的股價攀升了22倍,收益之高超過了通用電氣、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微軟以及IBM等大型公司。今天,星巴克公司已成為北美地區一流的精製咖啡的零售商、烘烤商及一流品牌的擁有者,它的擴張速度讓《財富》、《福布斯》等世界頂級商業雜誌津津樂道。

霍華德.畢哈於1989年加入星巴克,擔任高級主管,這一年,星巴克只有28家分店。他歷任星巴克銷售部和營運部的執行副總裁、國際部總裁,以及星巴克北美區總裁。而現在,星巴克連鎖店達到了一萬多家。可以說,他為星巴克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星巴克,咖啡的品質必然是卓越的,從原豆的挑選和栽培、到咖啡的烘焙與濾煮。其願景必須是鼓舞人心而充滿意義的,而財務也必須是有條不紊的。然而缺少人,我們就一無所有。當一旦有了人,我們就多了些比咖啡更重要的事。」

在霍華德.畢哈身為星巴克資深主管的期間,他協助建立星巴克的咖啡文化,強調人重於利益。他培訓數以百計的各階層領導者,並協助該公司成為一家全球知名的品牌。如今他將透露引領他指導方針的十大原則──而且,其中沒有一項是和咖啡有關。

畢哈從以下這個觀念開始,就是假如你視員工和顧客為個人,那麼其他事情也可以水到渠成。假如你視員工為伙伴(而非勞動成本),他們就可以達到出乎意料的結果。還有假使你視顧客為貴賓(而非收益的來源),你就會和他們建立深刻情感連繫,而他們也會一再地光顧。

這些做法從創業之初就整合在星巴克的精神裡,並持續至今日。畢哈於書中分享這家公司歷史上轉捩點的故事,這個轉變有著無比的能量但卻不逃脫原始星巴克的文化。在書中他也討論到建立信賴、面對挑戰、敢於夢想,還有其他關鍵原則的重要性,例如:
瞭解你自己:只戴一頂帽子(Wear One Hat)

當組織清楚自己的價值、意圖及目標時,他們就能找到成就偉大之事的能量與熱情。獨立思考:要做到知人善任、人盡其才(The Person Who Sweeps the Floor Should Choose the Broom)

我們必須擺脫成規──不論是真實或想像的──並鼓勵別人與自己獨立思考。

勇於承擔:只有事實聽起來才像事實(Only the Truth Sounds Like the truth)
沒有秘密,沒有輕慢的謊言,也沒有敷衍或推託。負起該負的責任,並帶著關懷與尊重,說出你必須說的話。

採取行動:像實幹家那樣思考,像思想家那樣行動(Think Like a Person of Action, and Act Like a Person of Thought) 找到熱情、意圖及堅持的最佳打點(sweet sopt)。

「以人為主」不是一個想法,它更是一個行動。感覺、作為、思考;尋求平衡,更要付諸行動!

畢哈相信隨著工作越來越無階級之分,而全球經濟也將越來越傾向人際關係及溝通,人際領導原則的重要性就更勝往昔了。這本書也將位您一一呈現其中的奧秘。

本書特色

1.作者霍華德在星巴克只有28家店面、準備向全美和全世界擴張的1989年加入了公司,擔任高級執行官,後又擔任了星巴克銷售和運營的執行副總裁、星巴克國際公司總裁和星巴克北美公司總裁,于1996年加入了公司董事會。作者在本書中分享了星巴克歷史上每次轉折時期的內部故事。

2.作者作為高級執行官幫助公司確立了獨特的重視員工的文化,作者揭示了這一獨特的企業文化背後的領導藝術——與顧客和員工建立親密的情感紐帶,就像彌漫在空氣中的咖啡香氣,星巴克現在已“無所不在”,而它高速增長的背後原因,則是公司一直致力於的“人的事業”。這一領導藝術是很值得國內管理人士借鑒的。

3. 本書由星巴克的董事會主席霍華德‧舒爾茨作序。

作者簡介

霍華德.畢哈(Howard Behar)
前星巴克國際部總裁

在1989加入當時僅有28家分店的星巴克咖啡,擔任資深主管。他歷任星巴克銷售部營運部的執行副總裁、星巴克國際部總裁,以及星巴克北美洲總裁等,他也自1996年起成為該公司的董事會成員。目前與妻子琳恩住在西雅圖。
珍妮.葛史坦(Janet Goldstein)
曾與眾多企業家、公司領導,以及非營利組織共事的出版顧問。目前住在紐約。

名人推薦

「多年來星巴克精神的捍衛者,霍華德?畢哈帶給我們一本如何成功無往不利的好書─並且不只是在商場上。他的十大原則應列入每名政府官員與大學校長的必讀知識。」─ 前美國參議員,比爾.萊德雷(Bill Bradley)

「霍華德.畢哈所寫的這本書是我所讀過最為務實、基礎、直言,也是屢試不爽的領導書籍。」─《The Book of Hard Choices》、《僕人領導》作者,詹姆斯˙A˙奧特利(James A. Autry; The Book of Hard Choices, The Servant Leader)

「《比咖啡更重要的事》提供成果持久最實在的養份:這是一套我們都會熱切實現和奉為圭臬的有效原則。」─前GAP服飾總裁,鮑伯˙費雪(Bob Fisher)

「其中訣竅是智慧的、由衷的、經得起現實考驗及歷練的,為作者喝采!」─《搞定:2分鐘輕鬆管理工作與生活》作者,大衛˙艾倫(David Allen; Getting Things Done)

目錄

致讀者序(Howard Beha) 星巴克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引言:一切與人有關——與所有人有關個人領導能力的十條法則
第一章 瞭解你自己:“只戴一頂帽子”你戴著誰的“帽子”? 弄清楚你在意的是什麼 目標使我們能將夢想付諸行動 培育並激勵他人的精神 設定“帽子”的目標 你不用“平衡”你的生活 價值重於金錢 永遠為計畫多考慮一步 我們不去找機會,因為機會會來找我們.

第二章 瞭解你為什麼這樣做:做某件事只是因為它是正確的,而不是因為它能為你的履歷增色人並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而是為了夢想而工作 團隊聯合的力量 和職位比起來,你有更大的職責 “第一百隻猴子效應”:只做正確的事 如果世上根本沒有表揚這回事…… 你是否真的適合這份工作? 如果你發現工作與理想間的“反骨”,請選擇離開 只用一頂“帽子”的領導之道

第三章 獨立思考:要做到知人善任、人盡其才我們需要的是“配方”,而不是規章 在“人性化”方面,並沒有什麼規章手冊可言 員工不是“資產” 獨立思考值得提倡 要做到知人善任、人盡其才 “獨立”源于你很清楚“我為什麼要來這?”一定要培養出自信 加拿大式的“獨立” 相信自己,也信賴他人,因為我們只做該做的事 用交談傳達信念

第四章 構建信任:真誠地去關心 要去做,而不要只是說 從什麼時候起,“關心”竟然成了“偽善”的代名詞? 關心是裝不出來的 客人想讓我們知道的事 每天都要去關心,這是維繫良好關係的另一半內容 只做正確的事永遠都別關上心門 企業頂層的關心:H2O 知其大,守其小

第五章 傾聽事實:牆壁也會說話 星巴克的牆壁會說話豎起你的“天線” 傾聽的工作 慈悲空 傾聽的習慣: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千萬不要滔滔不絕 避免在“傾聽”的時候犯心不在焉的錯誤 穿T恤衫的週五 內部交流的公開論壇 傾聽會帶來開誠佈公

第六章 勇於承擔:只有事實聽起來才像事實 直對“裁員”的事實 準確的語言很重要 “半真半假”的“好心” 信任=事實=責任 可持續貿易 敢於承認事實 不要讓你的“帽子”被大風吹跑讓信仰取代害怕

第七章 採取行動:像實幹家那樣思考,像思想家那樣行動 熱情、目標與堅持不懈 要食品,還是不要食品 從馬劄葛蘭和法布奇諾中得到的經驗 創建充滿靈感的地方 在行動與耐心之間達成 “停止挖掘”不意味“停止努力” 思想與行動的平衡 像實幹家那樣思考,像思想家那樣行動

第八章 應對挑戰:從本質上講,我們首先都是人 保持平衡的工作藝術 請牢牢抓住危機中的機會 災難是對自我認知的考驗 悲劇來臨時以人為先 無論如何都要直面事實 時刻保持正確的方向 內在的力量

第九章 實踐領導:聲色俱厲與柔聲細語 雷聲大,雨點小 僕人式領導 幫助企業多傾聽自己的“柔聲細語” 別盲目崇拜所謂的“權威” 多注意真正行動的人 激發員工比火箭科學更難 領導永不止息

第十章 敢於夢想:要說“Yes”,這是世界是最有力量的詞扔掉那些寫滿“No”的手冊 說“Yes”是一種信仰的飛躍 “一切如你所願” 敢於夢想 “Yes”會帶來一次信仰的飛躍

後記

推薦序

統一星巴克公司總經理 徐光宇 2009/06/15
統一超商徐重仁總經理於1996年10月底,指示張簡雲輝副總經理和我到西雅圖星巴克總部,拜會星巴克國際公司第一任總裁Howard Behar先生,雙方正式討論未來在台灣市場合作的計畫。經過一年的協商談判,……終於1997年9月23日雙方代表在台北正式簽約合作,這次的創業機會,也成了改變我職場生涯的美麗相遇。

我們統一星巴克公司第一批創業幹部14人,從9月底簽約前後,陸續分批到西雅圖總部,接受精品咖啡品牌不同功能別的專業訓練,我自己也在西雅圖總部與門市工作了2個月,徹底地將星巴克的品牌精髓、精品咖啡專業流程、企業文化核心價值、營運系統與教育訓練等,全部學習完成,帶回台灣轉化應用準備創業。而當時Howard Behar就是我的導師與教練,我和團隊夥伴非常有幸,和他在美國共事學習,一直到12月中結訓發表會, Howard要求我針對台灣市場及統一星巴克公司的未來,「Creating The Vision」(提出公司未來發展遠景及事業計畫),當然包括了:我們是誰?我們為何在此?我們要做什麼事業?要往哪個方向?如何達到目的地?等,我們創業團隊夥伴和Howaed Behar有非常深入的討論,並奠定公司未來發展的基調。

1998年3月28日星巴克台北天母門市正式開幕,前一天晚上的夥伴激勵餐會,Howard Behar特別親自鼓勵全體夥伴,諄諄教誨闡示Robert Greenleaf所開創「僕人領導學」的重要性,這項概念是Howard所衷心認同,並嚴以律己身體力行。

星巴克現任董事長暨總裁執行長Howard Schultz,在書中描述Howard Behar最為貼切與精確:「他總是將所有人都放在心上,不管手上在忙什麼。他是你能遇到的廢話最少、最沒有架子、最不喜歡吹牛以及最可靠的人。他永遠充滿熱情,並且熱情顯露在臉上。他的名言:“我們不是在經營那種賣咖啡給客人的生意,我們是在人的事業中提供咖啡的服務。”他知道為他人著想與尊重員工的作法有多重要。每位員工都想圍繞在身邊,因為他能讓人們對於自己的感覺變得更好。」

我觀察到Howard Behar有一種方法,可以讓自己記住真實的「自我」和決心,這種方法就是把那些充滿智慧的箴言掛在牆上,他也一直用這些箴言來陪伴人生旅途,我在西雅圖辦公室也親眼目睹這些箴言。在書中一開始他提到「只戴一頂帽子」的原則,這正是他個人工作生涯的最佳寫照,「有一種精神狀態能讓你感到活力四射,你一定要把這種狀態找出來……。」當你「只戴一頂帽子」的時候,你會了解到是什麼,才會讓你感到最具活力。你會感到自己很出色,你不再需要隱瞞什麼秘密,也不再需要矯揉造作。你能夠引導自己和其他人,從正直與坦率做起。當你「只戴一頂帽子」時,你會優先考慮「我是誰」,你絕不願意只做一個無名小卒。同時你也會重視自身價值,重視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當你清楚「我是誰」時,其他所有問題都變的簡單起來,即使是那些最困難的事情也會變的輕鬆起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保持自己的本色。所謂「所見即所得」,你的思維方式,決定你將取得怎樣的成就。「只戴一頂帽子」意味著坦誠、公正、富有熱情,也意味著在忙碌的時候仍能保持無限的活力。

我也親身見證Howard Behar和統一集團林蒼生總裁,他們之間也進行過多次的智慧交流與對話,而我很驚訝地,在書中發現了兩處他們曾經討論的話題:「第一百隻猴子效應」的故事,只做正確的事。只有堅持做正確的事,我們才能夠培養卓而不群的領導才能。個人領導能力的高下決定於三個方面── 瞭解自己、瞭解自己的方向、瞭解自己為何選擇這個方向。「慈悲空」,讓我們豎起自己的「天線」去捕捉現場的弦外知音。每當Howard Behar來到一家星巴克分店,都會聽聽那?的牆壁在說些什麼。當你用心傾聽並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看待事物的時候,你會學到很多東西。「慈悲空」需要我們帶著同情心去傾聽,而不是帶著成見;它要我們保持關心,但卻不要夾雜太多自己的想法和建議。慈悲不是故作姿態,而是從一種無我的狀態出發,對周圍的環境作出回應。它要求你充滿慈悲和憐憫,同時不要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法。Howard在書中有提出實踐「慈悲空」的一些方法,很值得去嘗試。

就Howard而言,推動、激勵、幫助他人認識到自己的潛力,是他生命中唯一的追求。

「好的服務是手腳勤快,但偉大的服務卻是奉獻真心。」如果看到地上有一個星巴克的外帶紙杯,請你停下車把它撿起來,也請你撿起其他垃圾。「如果不是我的話,那麼又是誰?如果不是現在的話,又在何時?」有一次,Howard開車帶我從西雅圖到溫哥華訪問星巴克門市,在沿路的街道,看到星巴克的紙杯與垃圾,他都一定順手撿起,為我親身作示範。

還有,Howard會給企業裡幾乎每一個人寄上一張生日賀卡,還有星巴克門市的週年紀念卡片。他認為送卡片背後所隱藏的理念是,我們必須找到確實可行的方法來表達彼此之間的關心。「一年之計,莫如樹榖。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我自己也很慶幸,收到Howard親筆所寫的一些卡片,更欣慰的是,我至今也都還保持寫卡片給夥伴的習慣。

Just Say YES! 是Howard堅持要求每一位星巴克夥伴務必要實踐的承諾。 說「YES」就是一切以人為本,因為這是一個帶有深情的詞,由它而來的那些行動和反應,將會在感情上帶來回報。Howard的座右銘:「像實踐家那樣思考,像思想家那樣行動。」生命在於行動,「上帝不會向懦夫展示他的傑作。」他最常引用一位美國知名企業家的名言:「文字就是文字,解釋就是解釋,承諾就是承諾── 但唯有績效,才是現實。績效本身就是對你信心、能力和勇氣的最好衡量。只有績效才能讓你自由發展。」在這金融海嘯衝擊的年代,這些鼓勵是非常受用的。

我相信這本書,是Howard Behar用心寫給每一位星巴克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夥伴,還有對星巴克有興趣的人,真誠地分享他在星巴克領導力的實踐與心得。這是全然實務焠鍊的睿智經驗,並非只是學術理論的知識。

2007年10月初,統一超商徐重仁總經理和我到西雅圖星巴克總部開會,會議結束後,我們特地撥空到Howard Behar家拜訪敘舊,彼此一見如故閒話家常,Howard主動和我們提起這本書「It’s Not About The Coffee」即將出版,令我們非常期待。我們去年曾計劃邀約Behar先生來台分享寶貴經驗,但未能實現。然而今年大智通公司已經取得版權,將書翻譯成中文以饗讀者,實在令人感到快慰。小弟能親自為好友與老師的書,寫上幾句推薦,實在感到光榮!

內容連載

§內文1【序】霍華德‧蕭茲(Howard Schultz) (作者為星巴克集團董事長)能為霍華德‧畢哈這本關於領導之道的書作序,我感到非常自豪與榮幸。霍華德‧畢哈的這些領導哲學都來自於他在星巴克的生活與實踐。他是你能遇到的廢話最少、最沒架子、最不喜歡吹牛以及最可靠的人。他總是實事求是——不管事實是好是壞。他具有一種深刻的洞察力,能夠迅速看透毫無相關的表象。他永遠充滿熱情,並且熱情顯露在臉上。不管是面對來自個人或是公司的挑戰,你總會覺得他始終與你並肩作戰。就領導才能來說,他是天生的領袖,和很多公司裡的大多數人相比,他擁有更棒的領導技巧。我相信,在一九八九年我們還是一家規模很小的地區性公司時,他能加入我們,對我、對星巴克、乃至對他自己來說,都是一次幸運的選擇。從霍華德‧畢哈來到公司的第一天起,他就在為我們奮鬥,同時他還不斷提醒著我們:「我們不是在經營那種賣咖啡給客人的生意,我們是在人的事業中提供咖啡的服務」。這本激勵人心且頗具指導意義的書——《比咖啡更重要的事》,它討論的主題正是「人」,它所強調的也正是「以人為本」的重要性。這本書告訴我們在創造企業文化時我們應該扮演何種角色,才能讓企業文化成為現實、並且保證企業文化正在朝正確的方向前進。在星巴克,霍華德一直在證明:一項偉大的事業必須具備良心。他也用長達三十年的領導生涯向我們表明,一個人可以用「利他」的精神來做好自己的份內工作。我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位更優秀的領導人,都是拜他的合作與指導之賜。我也相信,他除了寶貴的工作經驗之外,他的博愛與對我們所從事的事業的摯愛,都對我、我們的員工和我們所服務的所有客人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回顧過往這段歷史以及星巴克的成功經驗,你將會發現我們總是能夠掌握最佳時機、我們似乎總是能在適當的時機吸引到稱職的人來做適合的工作。如果霍華德‧畢哈和歐林‧史密斯(Orin Smith)無法在那適當時機來到我們公司服務,今天的星巴克可能就是另外一個情形。我敢保證,如果當時他們不來我們公司,星巴克鐵定無法擁有如此豐富的腦力資源,而我們三人間的親密合作關係也一定會蕩然無存。幸好他們來到了星巴克,而我們之間的默契也達到了現在這般無法用言語形容的程度,正是這種默契才讓我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想做的事。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38551

2009年9月6日星期日

观念转个弯,生命无限宽

觀念轉個彎,生命無限寬

內容簡介

不是路已走到盡頭,而是該轉彎了!

  當你遇到一件事,已無法解決,甚至是已經影響到你的生活、心情時,何不停下腳步,暫時的想一想是否有轉闤的空間,或許換種方法,換條路走事情便會簡單點。

  但,通常在那一刻,我們往往來不及想到這些,只是一味的在原地踏步、繞圈,讓自己一直陷在痛苦的深淵中,生命中總有挫折,那不是盡頭,只是在提醒你:該轉彎了!

  轉彎不代表承認失敗,
  轉彎只是為自己再找條更美好的路走;
  轉彎只是為了別再跟自己過不去!

  有時候我們太在意某些自己認為需要執著、堅持的事情,並習慣以自身僵固的方式要求我們重要的人、事、物。

  我們總是挑大路走,總是向前看;我們忘了人生其實是由多少條岔路交織而成,我們走得也不過是上千萬條其中的一條,有時候有人陪你走,有時候在下面的路口就分道而行了。

  你坦然的直路一下子就變成彎曲且不停地分歧的道路,你看不到下一條路,只看見無數個選擇與轉角,轉角之後還是轉角,而幸福就藏在那。

  我無法告訴你往哪轉是正確的,而且重要的是我也不知道;但我可以告訴你,學會轉彎後,離幸福就會近一點。

  因此,如果幸福在轉角了話,你必須學會擁有一個會轉彎的觀念,才能看見它!

第一章 改變心境,別跟自己過不去
  別跟自己過不去,這是一種精神的解脫,可以讓我們從容地走自己選擇的路,做自己喜歡的事,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聰明的人一定懂得這個道理,因此不會自尋煩惱。

第二章 凡事別計較,盡力就好
  凡事不要太計較,要努力工作更要聰明地享受生活......讓工作成為快樂的泉源。工作如果是快樂的,那麼人生就是樂園;工作如果是勉強的,那麼人生就是地獄。

第三章 觀念轉化,清除心靈的垃圾
  給心靈一條自由的通道,讓心靈獲得寧靜,以避免許多魯莽、無聊、荒謬的事情發生;可以沉澱出生活中許多紛雜的浮躁,過濾出淺薄粗陋等人性的雜質。

第四章 給人生一個承載的力量
  人們總是把擁有的物質金錢、外表形象的好壞看得過於重要,我們總是用金錢、精力和時間去換取一種有目共睹的優越生活,卻沒有察覺自己的內心一天天枯萎、匱乏。事實上,只有真實的自我才能讓人從裡而外容光煥發。

作者簡介

隋曉明

  畢業於國立大學中文系,研究範疇有人生哲學、中文經典、超速閱讀法、天賦與趨勢訓練。目前專職於勵志、人際管理、兩岸經濟等相關議題的規劃、撰著,擅長以生動的、深入淺出的敘述方式闡明看似複雜的人際關係情況。

星巴克拯救了我的生命


作 者:迈克尔·盖茨·吉尔
出 版:学林出版社
类 型:经管励志 > 励志其它

故事讲述的是作者迈克尔•盖茨•吉尔的传奇般的亲身经历,谁能想象一个毕业于名门耶鲁,坐上了美国最大广告公司副总裁的宝座,出入于名流荟萃、佳媛云集的豪宴,游刃在权力和财富的巅峰的人,在命运的一次偶然安排下,进入星巴克,穿起绿色围裙,打扫煮咖啡敲收款机,从最底层的清洁工做起?并且在觉得颜面扫地的情况下,重新发现了星巴克的魅力,更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心灵体验,翻转了人生的定义……

这是一个真实而不可思议的故事。一个富有的白人,被踢出了美国上层社会,偶遇一位背景截然不同的年轻非裔美国人,从此开始领略到了生活的真谛。他出生于曼哈顿富裕的上东区上东区(Upper East Side): 位于中央公园东部的上东区,代表整个从中央公园到东河之间的曼哈顿区域,该区域聚集了金融、投资银行的富豪们,属纽约市的富豪区。,生来就享受着特权;而她出生于布鲁克林布鲁克林(Brooklyn): 美国纽约市的五大行政区之一,为黑人和穷人聚居区。穷人区,出身贫寒。他曾是广告业巨擎,而如今一无所有;她出身陋巷,而现在获得了成功--她已经有能力给予一个陌生人一次机会,来拯救他自己。

坐立不安地过了好几个礼拜,克莉斯多一点消息也没给我。我每时每刻都在有意无意地焦急等待着她的电话。我不断地去78街和莱克星顿街交叉口的那家星巴克,我们相遇的那一家,希望可以看见她,可是她再也没有出现。我还在为了市场营销而打电话给潜在客户,可我的语音信箱还是空空如也没人回复。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份工作,什么工作都行。我刚遇到克莉斯多的时候,对到星巴克工作还不怎么当真。

接着的几个星期,我还在奔忙,从大中央车站搭短驳线去西区,再乘地铁到百老汇大道的门店去。有时候,我会想起以前的生活来,我曾经为了保护这片大中央车站地区而略尽绵力。25年前,我曾经和杰姬·肯尼迪杰姬·肯尼迪: 即杰奎琳·肯尼迪,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妻子。还有我父亲一起站在大中央车站,讨论怎样保护这个车站免遭破坏的计划。他们要我也一同参与,因为他们要我动用JWT的宣传资源以支持这一计划--而不用花钱。"这是纽约最最棒的公众地方,"我父亲热切地指着他周围的这片地方,"一定要加以保护。"

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我们没疯,一起回到1900年生活吧!

作者:羅根.沃德原文作者:Logan Ward
譯者:汪芸出版社:遠流出版

日期:2009年05月27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3264811 裝訂:平裝


一對紐約的文人夫妻,決定移民到沒有3C的1900年,過著返璞歸真的日子。

這決定,為他們帶來了危機四伏,卻也充滿歡樂與溫馨回憶的一年…… 走遍全世界的旅遊作家羅根.沃德,厭倦了半夜還要接手機、回email、通msn,也害怕兒子在城市長大,只認得漢堡不認得牛。於是他和妻子希瑟決定「回到過去」,搬家到維吉尼亞州鄉間去過1900年的農村生活。

沒有電視電話、沒有電腦,也沒有汽車,他們得自己種田養牲口,而且只能用一百年前的工具。 在這個錯逆的時空之中,沃德夫婦找回了生命中恆常不變的價值,並在親友們的懷疑轉變為支持後,建立起一個超越科技與時空的美好社群。

作者簡介 羅根.沃德(Logan Ward) 為美國著名的旅遊作家,曾為多份雜誌撰稿,包括《國家地理探險》(National Geographic Adventure)、《男人月刊》(Men’s Journal)、《大眾機械》(Popular Mechanics)、《南方口音》(Southern Accents)與《鄉村木屋生活》(Cottage Living)。他跟妻子希瑟和兩名子女魯德和伊莉亞特住在維吉尼亞州的謝南多谷地區。

  作者網站:www.loganward.com/

前言
  我們乃是憑藉自己的過去來界定自己。或許我們可以--若有良好的理由--花很大的力氣,試著逃開它,或是逃開它所包含的那個不好的部分,然而只有在我們把某種東西加到它裡面,使它變得更好的情況下,我們才能真正地擺脫它。──美國自然文學作家溫德爾.貝瑞(Wendell Berry)

  二十世紀是從一個星期二開始的。──美國作家伊恩.費雷澤(Ian Frazier)
  我站在維吉尼亞州謝南多谷(Shenandoah Valley)一座破敗失修的農莊後面。這座農莊的院子裡長滿茂盛的野草。一座巨大的灰色穀倉若隱若現地矗立在遠方。有個東西吸引了我的目光,雞舍附近有個東西急促地動了一下。有一條蛇倒掛在椽木上來回擺盪。牠把牠的身體往前伸,攀上一扇沒有玻璃的舊窗。在窗格木條之間,這條大蛇把身體脹大了一倍,牠把頭放在鼓凸的身體上,吸收這一天最後的幾絲陽光。我像被催眠了一樣,輕手輕腳地沿著花園小徑走去,想看得更清楚一點。許多黑影如「地精」般在植物之間匍匐。這條蛇沒有表情地看著我,舌頭無聲地吞吐。牠真的是一隻巨大的生物,有我的上臂那麼粗,可能有一點八公尺長。牠的身體是棕黑色──雖然在漸暗的天色之中,很難看出牠的顏色──上面還有模糊的菱形紋路。我身後傳來嘎吱一聲,我迅速轉過身去,看到魯德搖搖擺擺地走過來。「把-拔。」他用他那刺耳的聲音說,伸開雙臂要我抱他。一瞬間,我突然驚覺到,他幼嫩的腳剛剛走過茂盛的草叢。我趕緊一把將他抱起來,快步走回那棟房子。

  不久以後,在我們回到古代的旅程中,我們將會面對許許多多的危險,包括用力揮動斧頭、結果竟砍到小腿上;用木柴爐烤肉,以及被我們那隻載運東西的馬兒踢到──三週後,我們就要經歷這些事--然而在諸般危險當中,最讓我感到憂慮的事,就是遭到蛇吻。謝南多谷常見的毒蛇有兩種──響尾蛇和銅斑蛇(copperhead)。這兩種蛇都屬於頰窩毒蛇,對於三歲以下的兒童來說,牠們的毒液都足以致命。我兒子上星期才滿兩歲。

  在我們想辦法作出種種安排,以便按照預定計畫出發之際,疑慮的思緒也深深困擾著我。夜裡我無法入眠,被眼前浮現的一幅景象所折磨,那就是魯德搖搖晃晃地踩過一堆腐爛的籬笆樁子,而這堆籬笆樁子底下盤著一條巨蛇──那閃電般迅速地攻擊,那純真無知的孩童的尖叫,魯德會說的詞彙很有限,我們有可能根本不知道,他是因為被蛇咬了而慘叫。然後,當那條腿腫起來,開始發黑,我們那個地方距離小鎮很遠,沒有電話,而我們當中,有一個人會--可能是我,希瑟會留在家裡,抱著孩子──我則是狂奔到最靠近我們的一棟房子敲門求助。我祈禱房子裡有人在家;如果沒有,我只有再度狂奔,去敲另一棟房子的門。

  我走進廚房,儘管魯德用尖叫和拳打腳踢表示抗議,我還是把他放到兒童椅上,為他繫上安全帶,以免他爬下來。這天稍早,希瑟曾說,我讓她覺得快窒息了,她必須暫時脫離我們這種瘋狂的準備工作,不然她一定會發瘋的。她一言不發,滿懷怒氣,把旅行車開得飛快地去上瑜珈課,把我留在這裡,讓這許多尚未完成的事情繼續煩擾我,讓我著急惶亂--安裝火爐的管線,建造一座與主屋連接的戶外庫房小屋,把青豆和玉米的種子撒到土裡,好讓我們這一年能撐過去--還要應付魯德。真該死,他究竟為了什麼尖叫個不停呢?

  我回到雞舍前,各種東西的影子拉得更長了。那條蛇已經走了。

  「你們在這裡等一下。」第二天早上,我叫魯德和希瑟留在野餐桌旁邊,自己大步走到雞舍前,一把將鋤頭攫在手中。走到距離這片高高的草叢還有三步遠的地方,我停下來,一動也不動。有一條跟上次那條模樣不同、體型也比較小的蛇,正在陽光下曝曬牠的鱗片。

  「這裡有一條。」我說,我的眼光集中在這條蛇身上。從蛇頭的顏色和形狀來看,我確信牠既不是響尾蛇,也不是銅斑蛇,然而這個事實一點也不能讓我的手停止顫抖。「我要試試看,看能不能抓到牠。」
  「為什麼要抓牠?」希瑟問。

  「這樣就可以把牠送走,不讓牠靠近雞舍。蛇會吃蛋。」幾星期後,我們的小雞會住進雞舍,加上我們的住處距離超市很遠,我們不能允許雞群中出現這樣一個竊賊。

  我估量這條蛇的體型大小,試著回想,過去我有沒有抓過活生生的蛇?我依稀憶起,某次學校遠足時,看過一條身上有著濃淡相間條紋的襪帶蛇,還有,我手上沾了一種永遠也洗不掉的惡臭。好吧,我想。扣住頭,抓住脖子,就像馬林.柏金斯3經常作的動作。但是當我揚起鋤頭,這條蛇突然向後一躍,把身體刷刷地盤起來,尾巴不停顫動,腦袋從鋤頭尖甩動著移開。我像喜劇裡的小丑一般,踮著腳四處彈跳,完全沒法占到一點優勢。

  「弄死牠不就好了?」希瑟不屑地說。
  不可以殺死沒有毒的蛇,我想。但是我覺得自己很急躁,覺得此刻我的處境很尷尬,我的無能令自己感到困窘。怒火湧上心頭。我把鋤頭舉到頭頂,用力砸下去,砰的一聲砸在這個盤捲的身體上。然後我又砍了一次,這條蛇看起來很困惑,牠發出嘶嘶的聲音,嘴巴張大了,身體流出血來。砍下去!砍下去!不久,牠的頭僅有一絲血肉與身體相連,牠的身體躺在那裡,被切成好幾段。我的手臂在發抖,因為發出重擊而感覺刺痛。狂怒的情緒如蒸氣般散去,取而代之的是當下湧出的羞慚之心。

  往後幾週當中,我們徹底投入各種日常生活的勞務中,鬥嘴、發火,來回奔走於那條通往小鎮的一線道鄉村道路--同時,蛇的威脅仍然縈迴不去。我發現有一條蛇的蛻皮掛在二樓魯德房間窗外的一根粗枝上,宛如一枚巨大的保險套,另一條蛻皮從後院屋頂落地的排水管口伸出來。我發出噓噓的聲音,把穀倉裡和房子四周草叢裡的蛇驅趕到別的地方去。有一條褐色紋路的小蛇蜿蜒著橫越我家的車道,牠看起來可能是銅斑蛇。我聽到一聲尖叫,趕緊衝出去,希瑟用手指著一條肥大的錦蛇,牠正在後門的階梯上作日光浴。「牠們不來煩我們會死嗎?」她說,她差一點就踩到牠。當我曉得,到了冬天,蛇會悄悄進入房子裡取暖的時候,我立刻在房子裡四處查看,把T恤裁成細條,將木頭地板的孔洞塞緊。有一天,過去看管這片農場的老人家提出一項警告。「幾年前我在穀倉後面宰了一條響尾蛇。」他說:「當牠口渴的時候,千萬要小心!等到那個時候,牠們就要從山上下來找水喝了。」內容連載 內文1 2 §內文1第一章 紐約,再見在這個城市裡,你不會凝視星辰,作白日夢。你不會在早晨出外散步後,埋頭翻閱平原野花手冊,尋找一種途中看到的、綻放璀燦藍色花瓣的喇叭花花名。你不會在雪地上搜尋動物的足跡,或是在這片冰封的森林裡停下腳步,閉上眼,聆聽五子雀覓食的啁啾。在這種時刻,你可能會忘記有蛇這種生物的存在。這種感覺就像紐約被包在一個巨大的塑膠泡泡裡,人類身上帶著信用卡和《查氏餐館指南》,端坐在食物鏈的頂端。本地的野生動物?不過是蟑螂、鴿子、老鼠而已,都是傳染疾病的媒介,都是應該被撲殺的。我們的故事就是從這個泡泡裡展開的。

我們花了太多錢在房子上,到戶外走動的時間太少。我們從抽屜裡拿出外國菜餐廳的菜單,週而復始地打電話叫外送餐點來吃。我們在轉角的一家錄影帶店,跟隔在防彈玻璃後面的老闆租來一些令人失望的電影。我們的生活裡失落了某種東西──我們的感情也一樣。然而我們太忙了,沒法面對這個問題。至少我們是用它來當作藉口。於是我們整日辛勤工作,很少談話。到了晚上,我們精疲力竭地爬到床上,樓上公寓裡兩情繾綣、彈簧床嘎吱作響,讓我們無法入眠。然而我們累極了,實在沒力氣讓自己的床鋪也這麼響一下。

這不是身體的疲憊。許多世代的先人努力追求美國夢,令今日的我們受益匪淺。我們放棄了南方小鎮家鄉的農場和工廠的活計,用來換取接受教育和都市生活。讓我們受苦的不再是開耕耘機的時候出了意外,或是被生產線上不停轉動的殘酷機器輾斷了一隻臂膀或一條腿,在我們這個世代,折磨人們的是跟壓力有關的疾病:焦慮症、憂鬱症、電子郵件上癮症、有所虧欠的罪惡感。

我的焦慮感在電腦掛掉的那一天達到高峰。我的米色塑膠殼的戴爾桌上型電腦──我謀生的工具──嗡嗡地停止運轉,螢幕一片漆黑。我內心的慌亂越來越強烈,我用力敲打鍵盤,把開關鍵按了又按,完全沒有反應。我的手指沿著插座上的電線,摸索到電腦的主機上。插頭沒有鬆脫。想到這部我不甚了解的機器,它那滿是金屬線的肚子裡裝了我所需要的大量資料,不禁感到一陣暈眩:一頁頁的調查研究,訪談手稿,一篇三天前就該交稿、馬上就可以完成的文章,寫書的構想,許多認識的人的地址,朋友和編輯們的電子郵件地址,家人的合照,工作相關的資料,稅務的資料。對我來說,這部電腦就是一切。我真是笨蛋,竟然沒有作備份。

2009年9月1日星期二

做那麼多要幹嘛!!少做一點的天才成功學



做那麼多要幹嘛!!少做一點的天才成功學
作者:約克-彼得‧施洛德
譯者:羅慕謙
分類:教育‧心理‧勵志人生成功哲學
叢書系列:致富館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期:2009/8/5
ISBN:978-986-185-339-0
書籍編號:kk0245586
頁數:208



做那麼多要幹嘛!!:少做一點的天才成功學◎德國《Business Bestseller》商業暢銷書◎《經濟與社會線上雜誌》書評:「成功和辛勤努力無關,應是正面積極的態度使然。心情愉快、少做一點,才是成功之策。」辛苦工作的人,根本沒有時間達到成功!因為在他們排得滿滿的行事曆上,根本沒有「成功」這一欄。王爾德說:勤奮是所有醜陋的根源。馬克吐溫說:成功的祕訣就在於把工作變成假期。蘇格拉底說:「閒暇」是所有財富中最美好的財富。還沒八點就進辦公室,老覺得工作做不完,別人話才說一半,就等不及接下去講,遇到不如意就大發雷霆,沒辦法閒下來,總是搞到半夜,才拖著疲累的身軀回家。如果你有以上的狀況,就是典型的阿法性格。一直重複同樣的生活,你不累嗎?事情沒有那麼嚴重,你以為公司沒有你就不行喔!作者施洛德博士歷經多年的研究,發現阿法性格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現在,能夠在商場成功的人都有共同的因子,稱之為「創意直覺歐米茄型」。他們注重時間品質,善用時機,把工作當作是一個遊樂場,以「做更少事情,獲得更多的成功!」為座右銘。透過書中指導的方法, 你會活得有創意、有層次,重要的是,更接近成功。來自各界的佳評:「成功和辛勤努力無關,應是正面積極的基本態度使然。心情愉快、少做一點,才是成功之策。」--《經濟與社會線上雜誌》「施洛德向來都不按牌理出牌,這次他提出:『辛苦工作的人,根本沒有時間獲得成功』更是讓人印象深刻……,書中每一個字都教我們如何輕鬆工作並獲得成功。」--《Business Bestseller》書評「非常值得一讀,就如何改變自己的生活給予許多實用的建議。非常值得推薦!」--德國教練顧問交流服務網站「……,本書當然不能說是成功幸福的食譜,但是對於如何主動塑造生命,這類的訣竅應該沒有人會嫌多,而書中就充滿了這類的妙方。」--德國教師圖書館「作者以實際的例子告訴我們,工作狂如何透過減少工作量變得更快樂。」--雷根斯堡市工業貿易協會【德國亞馬遜五顆星評價】


網友Dbitz22:「作者帶領大家重新省思和定義「事業」與「權力」的觀念,原來我們可以用全新不同的方式活出『成功』。」


網友Susanne Kirchberger:「這本書如同一本實用的指南,教導我們如何使『少』成為『多』,同時又更輕鬆、更有樂趣和更有生活品質!」


網友M. Blank:「重點不是『擁有成功』,而是『成功』。本書鼓勵、教導我們做出改變,非常值得一讀。」


網友M. Knslter:「這本書真的超讚。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內容很好,編排清晰,而且你會發現書中講的完全都可以驗證到自己的生活。要做出改變其實可以這麼容易!」


網友Holger Thlke:「建議大家快去買來、閱讀、做練習,然後改變自己的生命,過得更幸福!」


網友Felix vom Stein :「我的建議大家一次買兩本,然後在一個月中分兩次回答書中的問題。比較兩次的答案,你就可以找出自己哪些地方沒有改變、可以改變和無法改變。本書帶領你走向自己,帶領你反省對於成功的態度,並對自己和他人重新另眼相看。」


目錄第一部份 成功的迷思第二部份 邁向成功的七個里程碑

1.跳出滾輪陷阱

2.走你自己的路,活出自己

3.放手

4.踏入充滿無限可能的國度,重新創造自己

5.信賴歐米茄時代的神奇時刻

6.走進自己的內心世界

7.輕鬆衝浪


約克-彼得‧施洛德
約克-彼得‧施洛德(Jrg-Peter Schrder)知名醫師、講師。長年致力於提供企業、機構與個人,熱中於改變企業健康、人格發展以及溝通過程等領域。並透過主持廣播電視節目督促人們進行改變,也因為對健康管理有很大的熱忱,常擔綱研討會的講師,藉由與群眾溝通,將發展、知覺與激勵方面的專長貢獻給大眾。

《站在浪頭--追求卓越領導的成功寓言法則》

《站在浪頭--追求卓越領導的成功寓言法則》

作者史蒂夫.法柏 譯者:于卉芹 於穎
出版社知識領航
ISBN書號9868154723
出版時間2005-09-01
頁數208



本書獻給創新的企業領導者與追求卓越的上班族!一本締造奇蹟的現代商業寓言,帶你展翅上騰、飛躍成功的浪頭!
太不可思議了!看了這本書,我成了不折不扣的法柏迷!」——湯姆‧彼得斯,超級暢銷書《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和《重新想像》(Re-imagine)的作者誠心推薦。
【經營大師與企業領導人聯合推薦】
   「這本書帶給你驚喜和快樂。史蒂夫有天才的創造力和豐富的想像力,並且掌握卓越的描述手法。保證你看了捧腹大笑,拍案叫絕。快點看吧!」 ——詹姆斯‧庫澤斯(James M. Kouzes),湯姆彼得斯公司榮譽主席,暢銷書《模範領導》的作者。
   「如果你想挑戰自己,並且讓自己有所不同,讀完這本書後,把它的原則應用到你的生活裡!這絕對是一塊珍寶。」 ——泰瑞‧皮爾斯,嘉信理財資深副總裁。暢銷書《e拍即合》、《大膽領導》(Leading Out Loud)的作者。
   「這是一本既精彩又重要的書。每一位領導者都要接受它的啟示,牢記在心。」 ——派屈克‧藍奇歐尼(Patrick Lencioni),美國舊金山圓桌集團總裁。
   「這是我近年來所閱讀過在領導力方面最為出色的一本書。在領導藝術領域,我們需要更多這樣啟迪智慧的書籍。書中的故事真實可信,最重要的是,它指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法。」 ——蒂姆‧桑德斯(Tim Sanders),雅虎企業方案部總裁,著有國際暢銷書《愛,殺手級應用──顛覆商場守則》。
   「如果讓我推薦三本偉大的商業書,那就是:艾因‧蘭德的《聳動肩膀的阿特拉斯》(Atlas Shrugged),奧格‧曼狄諾的《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和史蒂夫·法柏的《勝出》。」 ——哈里‧甘姆比爾,跨聯邦 LLC 公司總裁及首席執行長
   「讀這本書就好像坐雲霄飛車,充滿好奇和刺激。史蒂夫‧法柏帶領我們踏上自我發現的奇異之旅,發現我們自身的領導才能。這是一本充滿哲思而且講究實際的好書,是一本現代領導者或追求卓越領導的人,不可不讀的好書。」 ——波伊德‧克拉克,湯姆‧彼得斯公司執行長,《開口便能領導》的作者。
   「利用現代寓言的形式,史蒂夫‧法柏與我們分享了非常實用的領導智慧。他所提出的『愛、精力、膽識和證明』的領導模式,是每一個有遠大抱負的領導都應該瞭解的事。」——歐倫‧哈拉利,暢銷書《鮑爾風範》的作者
   「史蒂夫‧法柏是商界的卡洛斯‧卡斯塔尼達,他遇見了他的唐璜,發現最新搬動『乳酪』的方法。這是一個極具震撼力的寓言。」 ——卡爾‧漢姆舒,暢銷書《起舞的治療師》和《失竊的靈魂》的作者。
   「有膽識的領導者必須加強自己的責任感,激發群眾的活力。每個讀過這本書的人,都將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有嶄新的表現,並且實踐超級領導力。」 ——克利斯蒂安‧蘭登,儲備幹部訓練暨阿吉蘭特技術公司經理
   「任何一個想要與眾不同的人都要讀這本書。史蒂夫‧法柏認為超級領導藝術永遠要打破常規的思維。本書使我們公司發生了一連串的奇蹟。」 ——葛利格‧里德,耶羅公司行銷部主任
  領導力不是從花言巧語中得來的,不是從五花八門的書籍中得來的,不是從你在企業的排名中得來的,不是從你名片的頭銜中得來的。它完全發自於個人內在,是需要膽識和魄力的。它需要我們按照自己的理念去行動,而且勇敢地挑戰生活中的每一刻。」 《站在浪頭──追求卓越領導的成功寓言法則》
  湯姆‧彼得斯公司前副總裁史蒂夫‧法柏,以親身的經歷與想像,描繪一則生動有趣、富傳奇色彩的寓言故事。 一段意想不到奇遇發生在聖地牙哥的一個夏日海灘,沈溺在事業低潮的史蒂夫巧遇一位衝浪者艾奇;艾奇儘管外表不修邊幅,卻對領導藝術有著真知灼見,他告訴史蒂夫超級領導力就是「愛」(love):『當有人工作很出色時,你可以拍拍他的肩膀說『你做得真好。』但是如果你沒有時間關注他們,沒有讚美他,你有多麼欣賞他們,你最後就會難以理解,他們為什麼離開了你的團隊,或者為什麼越來越沒有幹勁。所以,告訴他們,就是現在,不要再等到以後了,因為你從不會知道什麼時候是你最後一次的機會。』
   記住一件事:發現熱情,擁有熱情,保持熱情。當你的團隊失去活力與幹勁,超級領導力就是「能量」(Energy):「只要我們心手相連,就可以一起成功。看看我們的未來有多麼美好。讓我們攜手,不再空談,因為在你們心裡,實際上早就有了這個目標。」
   敢於打破舊規、做出正確決策,需要的是領導力中的「膽識」(Audacious):「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在商業界或其他領域中樹立良好的榜樣,告訴人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我們應該有足夠的勇氣,去學習值得我們尊重和敬佩的榜樣,並向我們鄙視的事情宣戰。」有膽識的領導必須增強自己的責任感,激發周圍人們的活力。
  最後,別忘了向所有人證明──用你的言行一致、你的堅持正義、你的進步、你個人的經歷、你引人注目的成功甚至失敗來證明──你就是超級領導力!
在這段7天的旅程中,史蒂夫領略了領導力4大特質——
◎愛(Love) ◎能量(Energy) ◎膽識(Audacious) ◎證明(Proof)
◎榮獲《CEO Refresher》2004十大商業書◎榮獲《Fast Company》讀者選書獎
作者簡介
蒂夫‧法柏——享譽國際的企業管理專家
  1994年他加入湯姆‧彼得斯公司之後,很快就成為當紅的顧問及講員,幾年後則晉升為副總裁暨官方發言人,而且獲頒為榮譽會員。難怪湯姆‧彼得斯自稱是個超級法柏迷。史蒂夫‧法柏於2000年擔任超級領導公司的總裁。他曾是全世界數以萬計的高階經理人或從業人員的諮詢顧問,也曾在各地有名的企業組織提供教育訓練課程,影響力極為深遠。官方網站:http://www.stevefarber.com/